你,真的需要远程办公吗?
-
2020-03-06
丹尼斯
谁也没想到,2020年新年伊始便来了一场如此“声势浩大”的疫情,到如今3月了仍然不能放松。在此期间,远程办公一跃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名词。
从远程办公看“人间真实”
远程办公并不是一个新词。从全球来看,远程办公早已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达到了相当的普及率。有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美国超过八成企业引入了远程办公制度,已有3000万人在居家公,约占美国工作人口的16%-19%。
英语中经常用telecommuting或telework 来指代这种办公形态,也出现了SOHO(Small Office、Home Office)这样的理念,这种不拘地点、时间自由、直接对工作产出负责的模式,被不少人认为是一种自由且浪漫的工作模式。
可到了中国,这种工作方式好像“既不那么自由也不那么浪漫”:
“在家办公的效率实在太低了,在公司是996,在家成了007。”
“左边是沙发,右边是床,这样的环境,我无论如何也打不起精神呀。”
——模糊了办公和生活的界限,员工24小时待命,人们的工作时长更长,工作和生活的界限感变得更差,效率也变得低下。
如果“穿着睡衣开着视频会议,顶着象征不用出门的油头,沐浴在孩子的喧闹和家长的电视机声响里,偶尔还能感受到来自空降的食物的芬芳”也是一种浪漫,相信大多数的白领已经充分感受过这种浪漫了。
一边是疫情期间的“人间真实”放大了人们对于远程办公的负面感知,让人不禁大喊“我要去上班”;一边是远程办公先行人士对于这种办公方式的呼吁和欣赏。
那么,作为一名普通的员工,或者作为一个企业主,你到底是不是真的想要远程办公呢?
答案肯定是:想的。
你看中了远程办公什么?
先别急着否认,这段时间的事实已经证明,远程办公成为了大多数企业开启复工节奏的首选。
即使仅凭着“可以非接触式复工”一点,就足以让远程办公快步跑入大家的视野。
更何况,远程办公虽因疫情期间全家“坐月子”的特殊情况涌现出不少搞笑的“家庭内翻车”场景,但不少支持远程办公的人士认为,在家工作效率会更高。
“因为在家比较安静,而在办公室总是被打扰。除此之外,不需要每天花费数个小时乘坐交通,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同家人在一起,节约更多时间”他们这样认为。
互联网的发展与SaaS的丰富为远程办公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也拓展了远程办公的场景。以用钉钉及钉钉内的智能薪酬进行远程算薪为例:
1,远程办理员工入离职手续,员工扫二维码入职,数据同步;
2,社保公积金在线服务,在线签商务服务合同,HR在线申报,客服在线反馈;
3,远程考勤打卡计算工资,数字化管理,自动生成个税申报数据,薪资计算省时省力;
4,一键发放电子工资条,员工在线确认签收。
省时省力省成本,远程期间HR轻松应对,不失为一条节约型降本提效的发展道路。
另一方面,从个人来说,远程办公的发展也许给一部分具备丰富经验的职场老人找到了40岁之后的出路——离开公司成为自由职业者,或许是一个可以兼顾家庭和生活以及未来收入的不错选择。
也许当远程办公发展到不再是一种办公备选方案,而是常态的办公形态时,我们的社会将发生一连串美好的改变也犹未可知,比如随上下班通勤而来的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问题有了好转,或者人们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兼顾家庭、保持探求心和旺盛的创新欲望,更平稳、和谐地度过所谓的“中年危机”。
远程办公是不是“一时热”?
然而,也不得不承认,今年远程办公受到企业的大范围关注,大多还是来自于疫情压力。一旦经济停摆时间延长到2个月甚至3个月,这将是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现金流极限。企业复工越快,裁员、倒闭的压力就会越小。
远程办公是不是“一时热”?它能不能作为一种常态的办公形式在我国企业中保留下来?
这关系到劳动相关法律的规定(比如像法国通过放宽对远程工作规定:远程工作不一定需要企业层面的协议,只需要设定合约或者通过邮件申请,便可以获得远程工作的可能性,实现了远程办公率的增长),也同当前技术发展不可分割,因为远程工作的前提是拥有高速网络。
发展的结果需要时间给出答案。而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18年中国智能移动办公市场规模在234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0.8%;预计2019年该行业市场规模为271亿元左右,到2024年市场规模增长到486亿元左右,复合增长率为12.4%,潜力巨大。
稍加思考便知,远程办公一定是未来的方向。而且,一场2020年的社会实验也已告诉我们:远程办公并不是什么难事,它只是需要企业愿意迈出步伐。
-
本文作者:丹尼斯
责任编辑:kong
本文来源:牛透社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