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化”不是童话
-
2019-05-28
劳教授
去年京城煎饼大妈“我月入三万,还差你一个鸡蛋”的霸气一吼,击碎了多少精致白领们的玻璃心。新时代,智能化发展铺天盖地,普罗大众在憧憬智慧化未来的同时也怀揣着“会不会被取代”的忐忑。
智能化的预想超前,“一线工人终将消退”的喧嚣不断,似乎将蓝领人群的价值引向可取代性。事实上,“智能制造”与“大国工匠”都在昭示蓝领人群的特殊价值。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大军整体减少,蓝领被企业定义为“资产”来培养,而不再视为“资源”来消耗。然而面对智能化发展,蓝领群体的生产效率仍然是很多企业的痼疾沉珂,如何赋能蓝领群体,带动他们更高效、有思想地融于机器生产,积极主动地参与企业管理,产生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似乎是更值得研究的课题。
亚太劳动力效能研究院最近发布系列报告之二《你应该比机器有思想—工作日时间诊断书 蓝领篇》调研,通过蓝领单位工作日工时损失和浪费诊断,启迪企业管理者朝哪个方向努力来唤起蓝领群体的认同感和积极性。
别把我当机器
这是个智能化时代,机器越来越智能化,人却越来越机械化……蓝领人群一般有着较为系统的企业内训机制,新进员工的培训更像是流水线式的,基本上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需要完成洗脑、灌输、现场实践等步骤,他们更像是被放到固定位置上只接受任务然后执行任务的机器。
报告发现,每天的开始工作前,有28%的受访者表示会开会,布置一天的生产任务、注意事项等,但不会主动倾听他们的意见。72%的受访者表示不会开会,因为对他们来说这些工作早已烂熟于心,只需要机械地执行。
对于被领导的方式,四成以上(48%)的受调查者不认同直接主管的领导风格,认为“他们没有考虑到领取任务的人的感受”,只有19%的受调查者选择“认同,以防有人不服管”。其他(33%)选择“无所谓,就那样”。直接领导的管理方式会对员工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
求关注,求温暖
蓝领人群文化引导性不强,而且没有很强的归属感。他们似乎随时都会离开,飘零四散。他们是美好生活的缔造者,应该也有美好的生活。
而报告显示蓝领的员工活动普遍比较少,“感觉不被关怀,不被重视”。过半(66%)的一线员工对目前的员工活动感到“不怎么满意”,感到“满意”及“非常满意”占比不足两成(15%),还有19%的人选择“无感”。由此可见,企业对一线蓝领群体的情感关怀比较少。
对于工作环境,普遍“没有温暖感”。有11%的受访对象表示目前的工作环境是他们不能忍受的,其中工作服、防尘服及化学污染占据了91%,噪音、光污染等占据9%。工作环境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和身体健康,也是蓝领人群对企业无法产生“归属感”的原因之一。
面对上述问题,彻底改变企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采取新型领导方式,贯彻人性化管理,才能加强蓝领群体文化引导性,提升他们的企业归属感。士气提高、生机勃勃,才能有旺盛的生产活力和高的生产效率。
-
本文作者:北岸
责任编辑:牛透社
本文来源:牛透社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