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坑,2B技术老板们说了,千万别去踩!

    2017-08-21 牛透社 lv Created with Sketch.

编者按:这是在这个月19日,中国企业互联网冬季CEO论坛暨崔牛会年会上,来自技术领域大咖的干货分享。虽然理工科出身的我听懂了大半的专业术语,但是在这些技术大咖面前,我仍然是“菜鸟”一枚。所以,只能把这些技术大咖的宝贵的经验一一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不足之处还请各位技术大咖多多理解和斧正,期待能够为更多的读者带来一场丰盛的技术干货盛宴。


崔牛会冬季CEO论坛是崔牛会四大品牌论坛之一,(之前陆续在上海、北京、苏州成功召开了中国企业互联网春季论坛、中国企业互联网夏季论坛、中国企业互联网秋季论坛)。冬季论坛涵盖了模式之争、产品之惑、营销之困、技术之美、互联之变、进化之苦和资本之冷七大主题,覆盖了TOB企业服务所有领域。本文整理自论坛对话,深聊技术之美。


11-28-1.png


他们,是谁?


马越 开源中国CEO


11-28-2.png

9年留美经验,对开源技术有深刻见解。


开源中国成立于2008年8月,是目前国内最大、最活跃的开源技术社区,拥有超过280万注册会员。社区集中发力三大模块:开源技术资讯、大型云端开发平台码云(中国的github)、软件开发众包,通过打造本土领先的开发者服务平台,为本土软件开发技术能力的提高,管理过程的优化提供长期的推动力。



殷晋 云智慧创始人


从打工到创业,专注应用性管理管理11年。2010年创办云智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旨在为企业提供以用户体验为核心,业务增长为目标的全平台一体化业务运维服务,涵盖全栈性能监控、端到端应用性能管理、全链路性能压测、实时大数据可视化分析,持续提升业务运营和IT管理效率。



张溪梦 GrowingIO创始人


11-28-3.png

前LinkedIn高级商务分析总监,美国 Data Science Central 评选其为“世界前十位前沿数据科学家,2015年创办GrowingIO。


GrowingIO是一家来自硅谷的数据分析公司,是新一代网站和移动端数据分析平台,提供无埋点数据采集技术和用户行为分析工具。其核心使命就是用数据帮助服务的企业做增长。


郑博 松鼠山科技创始人


一位典型的80后技术创业大咖,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在校研究方向为面向状态编程语言。留美期间任全美最大的奢侈品零售商Saks Fifth Avenue电商系统架构师;此前曾作为核心成员参与MES SAAS创业。


松鼠山科技立足于快消品和金融行业,为客户提供可视化的数据分析平台。


吉佳盛 SendCloud创始人


11-28-4.png

曾在搜狐武汉研究院工作,更早之前还曾任职北京奥组委、北京亿中邮。


SendCloud是专业的邮件发送服务商,自2013年上线以来,为超过30000家企业或者开发者提供了服务。与传统的邮箱服务不同,SendCloud做的是邮件发送服务,它要解决高速、稳定、有效的问题。


11-28-5.png


从嘉宾阵容中可以看出他们有一个典型的特征——以技术创业且都是技术大咖,他们对于技术的理解更具洞察力、决策力和执行力。在技术创业过程中,这些“前辈”们走过的许多的坑,在此逐一分享给大家。


最小可行产品的那些坑


(Minimum Viable Product,以下简称MVP)


马越:在互联网创业过程中需要快速迭代产品,你们的MVP是怎么做的?遇到过哪些坑?


张溪梦:GrowingIO最早起源于2015年。第一版MVP做了很多的调研,包括用户、创业企业。但是,我们发现很多用户数据都没有收集,数据差,最终没办法了解用户产品细节,同时,工程师时间也非常紧。所以,GowingIO第一个产品就有了三大产品功能需求:


第一,必须有的;

第二,核心竞争力;

第三,能让用户稍体验更好比如数据可视化基本功能。


刚开始挖“坑”很多,比如已经开发完了再去找客户要需求。“要想节省时间就画原形图、找用户收集需求,想要转得更快、转得更准还是以用户的需求为第一,而不是自身想象,这是当时定的MVP的初衷。”


郑博:松鼠山科技创业初期遇到的问题更严重。第一,刚开始想找一个锤子再找钉子,非结构化处理关键字。开始设计系统我们没有想到的事情,外部需求引入时它总是与原来的想法不一样,这就需要先确定需求。


11-28-6.png


第二,通常来说,习惯用一个框架之后然后用较重的框架会本能排斥轻框架。在硅谷,大公司用得非常熟练,在选择某一种语言时要物尽其用。


松鼠山科技也曾经遇到一些“坑”,我的个人观点是:


第一,一定要用比较成熟的框架,而不成熟的框架尽量少用,因为不知道运行哪儿就会发现问题而且无法解决;


第二,在开始之初要考虑当用户数上来之后,性能问题能不能解决。比如某一移动端的“坑”,开始做性能测试或者初始用户的时候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当用户数上来后发现根本不能用。


有很多的“坑”需要从一开始就要从性能上去考虑,一旦用户数上来后系统怎么能更好地给客户提供服务。


吉佳盛:SendCloud产品迭代过程有两个原则:


第一,不要自己造轮子。


比如,研发团队评估后认为底层框架要重新写,要重新开发,但如果在创业初期,要尽量避免这样的情况,去更多的开源框架中做选择;再比如,在开发语言上,初期可以选择解释型语言,这样开发起来速度会比较快,后期追求效率时再用编译型语言。举一个我们自己的例子,要追求每一件邮件扫描效率的时候,只能用C语言来实施,因为要控制在每封0.2ms以内。在早期时一定要找这种不需要造轮子,尽量用开源的框架直接把系统架构搭起来、尽快地验证商业模式,这样的技术路线来走,这是初期的选择。


第二,需求永远是第一位。


技术容易钻牛角尖,这时需要抬头看看天理解一下用户想要什么,和用户多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一个功能,就是邮件发出去了的状态更新,我们已经知道邮件发出去了,但是客户并不知道已经发送,需要把这个状态更新的消息通知到他。SendCloud用一周的时间完成了这个WebHook功能,客户能够知道邮件的发送状态了。


如何做到你的技术之美?


马越:在创业技术的今天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个快就是产品尽快地满足目标人群的需求。


在这个过程当中,用PHP最快、内容调整最快、部署最快,所以,Facebook选用PHP作为它的语言。天下没有好的、坏的编程语言只有对的和错的应用场景,这也是技术选择的一个最重要的核心的方法论。


我们在创业的过程中,一方面享受着前进的喜悦,一方面不得不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那么,如何在这个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做到你的技术之美?


殷晋:在选择技术人员的时候,成本是一个重要考量因素。研发成本在早期启示很大,怎么去选择一个好的技术路线能够让成本降低?这与选择的技术有很大的关系。


11-28-7.png


建议在早期或者在公司发展初期,做新产品时不要选择太时髦的技术,这很容易会掉进一个“坑”。


2010年之前做项目与某外籍架构师在沟通时该外籍架构师坚持要用某技术,该技术北京只有几百人会使用,最后造成的结局项目非常艰难、投入产出比不划算。因此,一定要用成熟的技术,少踩坑,运营效率会高。


APM行业相对来讲是非常偏技术底层的,所以,考验企业最重要的是产品技术。但是它很重要的特征就是服务的重量级客户,它保障的是客户业务,所以,在技术上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云智慧在技术方面投入非常大:


第一,在数据采集方面能够应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等;


第二,效率问题。要从各种语言底层把数据采集,必定会影响到基于这种语言开发应用的性能如何把性能降到最低而且是全量的数据采集这是很复杂的。


云智慧在选技术路线时首先会选比较成熟的实时处理、对底层会做修改。在前端界面会选择PHP,客户有问题可以及时修改,同时反过来也能够促进MVP的实现。


SaaS产品一般常见的技术架构前端在展现的层会用像PHP这类的语言来开发,在App端会用混合架构,混合架构的好处是可以快速迭代、快速面对用户的需求但是非常稳定。对SaaS服务商来讲99.9%是最基本的要求,这个非常重要。


现场互动


问:对于已有的架构,最简单的方法是抛弃它,另起炉灶。但这并不是唯一的选择,那么请问,如果不放弃已有的架构,如何重构架构?


殷晋:重构是经常要面对的问题,不仅是重构别人的,重构自己写的代码是程序员提升技能的必修课。有很多技术的手段,甚至可以把用户没有原代码的应用都重构掉,动态语言的好处是可以修改它的实现逻辑。


为什么需要重构?要么是业务逻辑发生变化,过去大部分既有的功能逻辑还需要用,只不过部分关键环节逻辑会有改变。要么就是性能问题。


问:在你们眼中,比较合格的CTO、CIO是什么样的?


张溪梦:一个好的CTO、CIO,在不同的产品生命周期和业务生命周期,对他的需求和要求是完全不一样的。不论是CEO还是创始人,在初期没有迅速的学习能力,不能适应客户、适应市场、适应未来的竞争格局,这个人在内部就会被自动淘汰掉。CTO、CIO早期需要在技术上有领导力,当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他一定要有预判性,比如说技术选型、技术路径以及技术框架的选择。


一个好的CIO、CTO更多要从CEO的角度来思考,而不能仅仅通过技术角度来思考。如果仅是从技术的角度来思考未来的话,对公司是挺危险的事情,应该要通过用户、通过管理的角度来思考整个的业务框架。从业务端思考,对它的技术领导力更有前瞻性,并且对业务格局的判断都有很大的帮助。


郑博:CTO越来越像CEO,CEO越来越像CTO。


马越:干掉CTO是个伪命题,作为一个不懂业务的老大收服一个好的CTO也非常难。


    本文作者:牛透社 本文来源:牛透社
声明:本文由入驻牛透社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绝不代表牛透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牛透社
    牛透社
    媒体认证
    lv Created with Sketch.
  • 1199篇

    文章总数

    1175万

    文章总浏览数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