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莱生活CIO王歆:新零售之盲人摸象
2018-08-13
乔德地
【牛透社】7月21日,崔牛会主办的“重构人货场·引爆新零售”2018中国企业互联网夏季峰会在杭州纳德自由酒店召开,现场罗莱生活CIO王歆以《新零售之盲人摸象》主题发表了精彩演讲。
罗莱生活CIO 王歆
以下是王歆演讲实录(略有删减)
大家都在说新零售,请问所有品牌商,新零售到底是什么?可能100个人能说出100种概念。或者说所有的新零售只是一种概念,只是一个漩涡。
所有成功的趋势都是一个把所有资源全卷进去的漩涡,包括做安全的人都要说新零售,原因很简单,在概念过程中前行时,只有所有资源跟着概念走,自然而然就变成了阿里巴巴,自然而然就变成了腾讯。这是最高级的洗脑。
说到新零售一定要说到消费者。目前为止75%的消费贡献来自于中层收入阶级;以前的消费由60后和70后贡献,当下主要消费人群是80后和90后,在新世代占整体消费人群的69%;以前是商品到服务的服务方式,现在是以服务产生消费的方式,从需要到想要;以前是从线上到线下的渠道,数字化融合,例如淘宝的线上品牌有44%的商户开始走向线下,如果五年前电商是一种非常棒的商业模式,今天它却不一定是,因为只有线上线下融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春天。
有人既用PC端也用移动端购物,有人只用移动端购物,意味着有38%的人开始抛弃PC端购物。从收入、年龄、服务、渠道来看,我们所做的商业模式都在迎合消费者。
新零售目前的大头当属阿里、腾讯、京东,再者TMD,头条、美团和大众点评。阿里提出新零售以效率开始,腾讯叫智慧零售,以连接开始,京东以整合开始,TMD是社交零售。
目前为止所有的交易都是以流量开始转换,转换结束以复购来强调品牌的忠诚性。是否站队呢?即使不站队,所做的事情必须以效率开始,即使不站队,必须接受消费者,整合内部资源,然后通过社交方式来引起大家的注意。
接下来分享三个案例。
第一个是失败的案例,也是罗莱做过的一些尝试。仓库员工不稳定意味着捡货出错率极其高,也代表退货率高,退货率高,代表DSR的分值非常低。我们开始调研为什么员工不稳定?
度娘说薪水太低、无成长空间、流程不合理、单位没有漂亮女生。我们去年招了一个非常棒的92年男程序员,他入职的前提条件是把女朋友也招进公司。入职和女朋友有什么关系,既然员工不稳定,IT到底能干什么?
罗莱的产品对象是谁?30到35岁的未婚女性,在一二线城市被称呼为“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在百合网上看这个人群的数据,37%未婚,数据标签为喜欢撩男生。这个话题能否应用到对内整合效率的过程中呢?仓库员工平均年龄27.8,已婚率不到10%,90%都是未婚。能否让我们的捡货人员直接面对这些“白骨精”呢?
我们在微信垂直官网订单支付完成页面增加了一个“帅哥现场”的按钮,做员工捡货直播,技术上非常简单,只需调用直播的API,我们对直播也不做任何存储和记录。
员工捡货时可以与顾客聊天,当然只能顾客单方面看到员工。虽然捡货是一个非常枯燥的过程,但也能在捡货过程中做连带销售,捡货完成后,只要“白骨精”同意推荐,员工还可以躺在床上推荐靠枕。
这件事情2017年7月上线,到11月份我去仓库食堂吃饭时,惊喜的听到仓库人员聊天:今天你捡货的时候和几个白骨精沟通,这些话是对我极大的鼓励,因为工作变成了有趣的过程。但是很不幸,部门意见不一致,有人观点这是在鼓励员工耍流氓,就把它停掉了。这是一个失败的案例,但我认为方向是对的,枯燥的工作绝对可以娱乐化。
枯燥工作娱乐化,后台员工一线化,重复动作专业化。IT绝对可以通过信息化整合能力,整合才是IT的最大价值。目前新零售所谓的体验高大上,但是有用吗?有用程度就像小朋友玩汽车玩具,没买的时候特别想要,买后两天就扔垃圾桶了。
零售的本质是什么?把所有的产品消费分成四个象限,横向是消费频次,纵向是接触产品的频次。第一种是高频接触,高频消费,比如星巴克。消费者根本不需要在心里种草,只要它的产品能提供新品相,消费者自然而然就去消费了,这是最容易做新零售的,只要不犯错,一定能够同步提升。
第二种,高频接触,低频消费。例如一年换一次手机,一年才消费一次确实是低频消费。但是消费者却经常浏览各种手机性能评价。
第三种,低频接触,高频消费。例如油盐酱醋,消费者不会通过网络了解油盐酱醋的品牌,只需去超市买了就走。每周消费一次但却不会关注它。
第四种,低频接触,低频消费。虽然大家每天8小时躺在床上,可能用着罗莱的产品,但是却不会关注罗莱。如果罗莱的业绩要提升,最好变成高频接触、高频消费,但是可能吗?难道让消费者每天买床单吗?所以我们要做的是高频接触,低频消费。
传统零售思维讲货场人,新零售思维进化成人货场,以前传统零售以选址为核心,现在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核心点,但更重要的是以人为核心。我们最近推了一个有意思的产品,在枕套上直接放一个袋子,里面可以放不同的香薰。如果今天想要玫瑰味,就可以插入玫瑰香薰,然后到罗莱买香薰,这就变成了高频接触,但消费者买的不是床单而是配件。
目前所有的购物欲望完完全全被碎片化了。但碎片化对于商业来说不是好事情。如果把碎片化的方式融入内容就会变危为机。
现在人们见面后都会递名片,拿到名片或者踹到口袋里,或者扔到垃圾桶里。罗莱每天要发8000张名片,怎样能让名片变成一个营销工具呢?很简单,在名片上加一个折扣码。罗莱是多品牌公司,从系统获取折扣码,每张名片印上不同的折扣码,这时名片被扔倒垃圾桶的概率就会降低,所有有资格发名片的人都在为门店引流,只是在名片上做了一个小动作,这种动作只是IT换一种思维来想日常一些简单的动作。
把名片做到企业号里解决了不经常带名片的问题,加罗莱的电子名片依然可以获取到折扣券。这也能变成营销工具。所以鸡肋不仅可以营销,还可以换方式吃鸡。所有能够触达对方的商务型动作都能变成营销方式。
最后一个案例。当我看到小猪佩奇时产生了这个项目方案的初衷。因为抖音,淘宝上一个星期可以卖出30万块小猪佩奇的手表,而且还断货。抖音能产生现象级的销售。
到底怎么做营销呢?翻看了几个罗莱员工的朋友圈,大家觉得只是做了广告而已,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跟交易产生关联。
如果要做直播,做抖音,做快手,对人的要求还是非常高的。第一,颜值高;第二,能说;第三,有创意。罗莱15000名员工能找出100个已经非常了不起,而这100个员工销售业绩很好的话,立马会跳槽或者要求加薪。所以培养网红是非常难的事情。
我们15000名员工,平均每天至少分享5000次朋友圈,浏览人数至少50万,当50万人看到广告的时候居然不能够产生销售。而产生销售的方式竟然在导购的微信群。
能不能把千人浏览的浪费变成一种商业行为呢?答案是可以的。当在朋友圈分享时利用工具为图片贴上一个二维码,如果每个导购有1000人朋友圈,1000人中假设有10个人感兴趣联系导购买,可能立马就会产生订单。
图片里有二维码,二维码带导购的工号,也就代表着所有订单推回给传统零售门店,最终形成传统零售单,也就是全渠道。跟大家算个数,15000名导购,每个导购1000人好友,即1500万,假设1500万人看到导购朋友圈的概率是7%到8%,也就是150万次,每次只需要成功千分之一,也就是每做一次分享,可以卖出1500套,150万的营业额。如果我们每天都做这件事情,也就意味着一年能产生5亿营业额。仅是这么简单就能完成这个商业模式吗?当然不行!我们要求市场部开始针对所有产品做背后的内容,编辑好后导购只需要做一件事情,选中任何一个素材直接分享到朋友圈立马就能形成九宫格,根本不用做其他任何事情。
品牌做内容,导购朋友圈。IT不仅仅做服务,IT还在可以为品牌做营运、做销售,这就是我认为IT真正意义上要做的事情。做到既得到,座商转行商。
最后罗莱人使命:让人享受健康、舒适、美的家居生活。也是罗莱IT人员做所有APP、应用的使命。
「有干货 有实战」码上报名
本文作者:牛小眸
责任编辑:牛小眸
本文来源:牛透社
声明:本文由入驻牛透社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绝不代表牛透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