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铁军启示录:周期下的中国 SaaS,必须刀刃向内

文 | 严国新


资本的周期和 SaaS 行业的挑战


过去两年 SaaS 行业经历了资本由炽热到寒冬的过程。资本炽热时期,SaaS 创业公司融资并将资金投入到市场拓展,更大的营收规模带来更高的资本估值,形成市场营收扩大和融资估值提升的正向循环,但这是一个在良好资本市场环境的适应模式。


随着资本在企服市场陷入投资回报率困境,再加上投资人对企业服务增长的失望,以及 ChatGPT/AIGC 对未来创业环境的影响,从去年开始,企服行业的资本进入了寒冬。公司不能再通过烧钱去不计成本地扩规模,一定要预留足够的现金流。


从去年开始到现在,创业者们逐渐形成了过冬的意识并做出了积极的行动。开源节流成了行业的共识,砍掉非主航道的业务线、产品线,大幅度的裁员,搬出高档写字楼等,大家从各方面开始节衣缩食、降本增效。人效、盈亏平衡等成为重要健康度指标。甚至知名投资人朱啸虎在近期的会议上表示,企服的寒冬可能漫漫无期。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企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需要穿越资本的周期。在 20 年前,阿里巴巴建立直属销售团队、进行商业化探索,其实也和当时的资本周期变化密切相关。当年,互联网从资本的宠儿一下子跌到谷底,大家找不到盈利模式,被华尔街抨击、诟病和怀疑,互联网企业都面临生存危机,弹尽粮绝的互联网公司只能悲壮地倒下。


今天借分享阿里铁军产生的背景,谈谈阿里在资本寒冬下,内部做出了哪些反思,采取的措施有哪些,最后又是如何活下来,打造出了阿里铁军。


“牛透社”后台回复【销售】,可添加严国新老师微信交流;文末扫码获取 SaaS 销售资料。


阿里铁军的产生


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互联网将改变世界,创业公司通过短短两三年时间就快速登陆美国 Nasdaq。


1998 年-1999 年,很多.COM 的创业公司纷纷涌现,大家靠一份商业计划书就成功赢得融资,然后通过运营手段和烧钱推广,推动网站访问量、用户量提升,从而再进一步到资本市场融资,最后大家的目标就是把公司做上市。


阿里巴巴也诞生在那个年代,1999 年 9 月,马总和他的十八罗汉创办了阿里巴巴,前后两次融资共 2500 万美金,公司在全球进行业务布局,陆续在美国、欧洲、韩国、香港等设立分公司,招募大量外籍员工,以东方的智慧和西方的管理,进军全球大市场。


2000 年 3 月,盛大的狂欢舞会戛然而止,投资者纷纷进行恐慌性抛售,Nasdaq 最高跌去 80%,在全球持续了近五年的互联网泡沫最终破裂,资本大门瞬间关闭。没有营业收入和利润的.COM 公司纷纷倒闭,全球互联网进入了寒冬。


当时,阿里也面临生死存亡,因为对未来乐观的预估和超常规的发展,公司现金流面临断裂的风险。


改变命运的战略调整


2000 年 10 月,公司在西湖边的国宾馆召开了内部著名的“遵义会议”,对业务的冒进、发展中的问题做出了深刻的反思,并对互联网未来的发展和公司的命运,提出了全新的思考。


1. 回到根本,三个 Back。


Back to China、Back to Center、Back to Coast,从面向全球急剧扩张,到战略性收缩,退回到中国,退回到沿海经济活跃地区,退回到杭州,将杭州确认为阿里巴巴总部。

当时,空降阿里巴巴的 COO Savio (关明生) 首先担负起了“杀人放火”的任务。他将高成本的海外团队几乎全部裁撤,关闭了硅谷研发中心和阿里巴巴韩国站点。最后,海外办公室加起来总共仅剩下个位数员工。同时,公司中层以上管理层进行全面降薪。整个阿里回到根本,屯兵杭州、聚焦中国。


2. 整顿风气。


从行业普遍的浮躁、急功近利到深入探讨并梳理出公司的文化 (Mission、Vision、Value),从而让公司有了灵魂和方向。【使命,我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愿景,我们未来想成为什么样子?价值观,我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我们要如何在一起工作?】


马总也在员工大会时分享,如果你认为互联网没有希望,请你离开,如果你认为我们是疯子,请你离开,如果你专门等着上市,请你离开。在那时环境浮躁很严重的时候,大家的心一下子就静下来了,当然,这时候也有很多人选择了离开。


3. 从草台班子到“正规军”。


组建阿里学院 (湖畔学院的前身),针对管理者和新员工分别推出了 AMSP、AMDP、ALDP 管理课程和百年阿里新员工培训,通过文化、价值观来统一思想,通过统一思想来影响每个人的行为。


怎么把公司的系统做出来,培训很关键。要让所有员工都清楚,我们从哪里来,这是历史过往,我们当下在哪里,这是现实环境,我们要去向哪里,那是丰满理想。整个培训,就是一个把草台班子变成“正规军”的过程。


4. 聚焦“生产”。


没有人会再投资了,马总估计灾难时间会更长,为此,我们要自己赚钱养活自己,产品必须出来,销售必须起出,即使是跪着也要活下来。节流,收缩裁员,几个月就完成了,但开源并不容易,涉及盈利模式、销售团队。


当时,公司商业化探索项目众多,项目 1 是 e-Solution,为大客户提供电子商务解决方案;项目 2 是媒体业务,为大客户提供国际网站、中文网站 Banner 广告做品牌宣传;项目 3 是中国供应商会员,面向外贸型中小企业做海外营销;项目 4……


在 2001 年,公司每月都开董事会,对投资人来讲,烧钱降低对股东来说是好消息,但股东们每次开会都会问,阿里巴巴什么时候开始赚钱。虽然那时候销售业务略有起色,但很不稳定,而售卖中国供应商会员的阿里铁军,就在那时开始以微弱的力量开始萌芽。


开源节流背后的启示


大裁还是小裁,要活下来,要杀就要杀到骨头。大裁还是小裁,大裁是一次性裁,小裁根据形势走向分步裁。高层在讨论是开始是犹豫不决的,最后商业经验丰富的 Savio 认为,要杀就要杀到骨头,要裁就要裁撤到底,只有这样,才能为公司的业务转型留出空间。并自告奋勇承担了这个重任,动外科手术,要让没有包袱的人去做。


不再是用钱去做事情,而是用脑子去做事情。融了资有钱了,花钱就是大手笔,请来自世界 500 强的外籍高管,在各地办公室租赁全球顶级写字楼,年度市场广告预算直逼 500 万美金。节流后,最后每个季度实际开支都比预算的还要低 15% 左右。控制成本没有秘诀,就是花每一分钱都很小心,精打细算。


创业者、企业家,逃无可逃,只能血拼。在互联网寒冬,公司很多中高管最先发现大船在下沉,很多都开始纷纷逃离这艘在进水的船。马总带领整个公司,做深刻反思、召开“遵义会议”,用自己的信念和乐观,影响带动大家无畏前行。


马总曾聊过职业经理人和创业者的区别,这就像上山打猎碰到野猪,一枪打出去野猪没死冲了过来。把枪一扔往山上跑的是职业经理人。子弹打完了把枪一扔,从腰上拔出尖刀和野猪拼命的是创业者企业家。他们逃无可逃,只能血拼!


互联网进入剩者为王的时期,谁活下来,谁才可能有未来。回顾这些决策,阿里经营理念、管理之道,是在那时开始逐渐形成,并最终对阿里巴巴后面的崛起影响深远。

从阿里经历的互联网寒冬,你有哪些启示?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互联网最冷的冬天,马总说过一个名言,最后以这句话送给大家,“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只有真正的英雄才能见到后天的太阳。”

    本文作者:牛透社 责任编辑:牛透社 本文来源:牛透社
声明:本文由入驻牛透社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绝不代表牛透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严国新
    严国新
    企业认证
    企业认证
  • 13篇

    文章总数

    7万

    文章总浏览数

    新闻排行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