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互联网 SaaS 第一股”房多多神话破灭
-
2022-01-20
牛透社
文 | 吴林 牛透社
在上市 800 天后,房多多(DUO.US)因收到纳斯达克警告信而重新引起行业关注。
1 月 7 日,房多多收到纳斯达克交易所发出的书面通知,由于公司美国存托股票(ADS)的收盘价连续 30 个工作日低于每股 1.00 美元,不再满足纳斯达克上市规则中规定的最低投标价格要求。
当然,这并不等于房多多的上市之旅已经划上句号。按照纳斯达克退市规则,在过去如果公司股票低于最低交易价 1 美元超过 30 个交易日,会向该公司提出退市警告,并限其在 90 天内使股票市价回升到高于 1 美元,否则该公司将被勒令退市。
房多多表示,在将来 180 天内,也就是 7 月 5 日前必须至少连续 10 个交易日内至少达到 1.00 美元,以此来维持上市地位。
在收到退市警告信之后,房多多美股盘前曾大跌近 35%,截至发稿前则小幅上扬。
图表来源:富途牛牛
房多多曾是中国房地产界的互联网创业明星。2014 年时任万科副总裁肖莉离职加盟房多多,其一时风光无两。2019 年 11 月 1 日,房多多于美国时间万圣节当天在纳斯达克正式敲钟上市。
上市之后,房多多的股价还曾出现过暴涨,美东时间 2020 年 6 月 9 日,房多多股价出现暴涨,于当日收盘报 47.06 美元/股,涨 394.85%,盘中一度涨 1256.89% 至 129.04 美元/股,14 次触发熔断。
现如今,房多多的总市值仅剩 2885.66 万美元,相比当初上市时 9.55 亿美元的市值已经跌去接近 97%。
不到两年时间,房多多从资本宠儿到资本弃子,背后发生了什么?
上市之路
房多多 2011 年 10 月成立于深圳。创始人及 CEO 段毅大学学习的是房地产专业,在创立房多多之前的十年里,他一直从事房地产行业,是大型房产营销代理公司博思堂的创始人。
2010 年的时候,房多多的三位创始人:段毅,联合创始人及 COO 曾熙,联合创始人及副总经理、CTO 李建成认为互联网虽然发展如火如荼,但是距离两个行业很远,其一是房地产,其二是医疗。
三位创始人中,曾熙和段毅都是房产销售出身,曾熙还是原博思堂总经理。于是,通过互联网改造房地产市场就成为他们创业的方向,房多多应运而生。
和大多数传统中介服务机构不同,房多多从一开始的定位就是做以数据技术驱动的互联网开放平台,连接和服务房产经纪商户、购房者和卖房者、开发商及居住领域的其他服务提供商。
换言之,房多多的生意模式并不直接 To C,而是通过 SaaS 系统服务经纪人和经纪商户,这些 B 端从业者通过使用房多多的作业系统获得互联网便利,从而服务买卖房人,房多多将此模式定义为 S2B2C。
房多多的业务模式(来源:曾熙公开演讲 PPT)
据媒体披露,房多多团队中有一位是从腾讯出来的合伙人,因此房多多一开始就想好要走技术路线。成立的第二年,也就是 2012 年,就已经搭建起了一个简易的 SaaS 系统。
因此,2019 年房多多在美国上市的时候,被称为“产业互联网 SaaS 第一股”。上市时房多多发行价为 13 美元,总市值 9.55 亿美元,开盘价 13 美元,开盘之初,曾经上涨到过 14.08 美元。
而在上市之前,房多多分别获得了由鼎晖创投领投的 6000 万人民币 A 轮融资,鼎辉、光速、中国嘉御基金等共同投资的 5250 万美元 B 轮融资以及方源资本投资的 2.23 亿美元 C 轮融资。
房多多融资历程(来源:天眼查截图)
名义 SaaS,实则中介
当初房多多顶着高光上市,源自二级市场投资人对 SaaS 类项目的追捧。尤其是在美国市场,Salesforce、Zoom、Slack 都是这一领域的超级明星。
SaaS 与产业相结合,更是给了科技含金量较低的房地产巨大的想象空间。
但房多多一直遭到行业诟病的点恰恰在于,它是否是名副其实的 SaaS 企业。
作为一家带着 SaaS 标签的企业,房多多的营收颇为依赖佣金收入。其年报数据显示,2020 年房多多来自佣金及交易费的收入约为 22.2 亿元,在同比下降 35.6% 的情况下仍占总收入的 90.7%,连续两年占比超九成;而同期公司代表 SaaS 的创新计划和其他增值服务收入虽同比增长 57.5% 至 2.27 亿元,但占比仍仅为 9.3%。
房多多 2021 年 Q3 财报则显示,在 2021 年第三季度,房多多来自 SaaS 解决方案的收入虽比 2021 年第二季度增长了 38.8%,达到 320 万元人民币,却仅占 1.692 亿元收入中的 1.89%。
房多多 2016~2019 年营业收入构成情况表(来源:《中国科技投资》根据公司财报制作)
放眼美国,房产科技公司 Zillow 也以 SaaS 为核心,但营收中,SaaS 工具及解决方案贡献收入接近 70%。
哪怕对比国内同类垂直 SaaS 服务商广联达,房多多与广联达在主营业务构成方面的差异也很大。广联达聚焦采购与供应链端,从传统软件向 SaaS 服务升级,基于云化产品积累的数据发力数字建筑,其主营业务构成中,工程造价业务占比 70%,工程施工业务 21%,SaaS 及相关服务是其主要收入来源。
而房多多在美股市场上表现不佳,也充分证明了其 SaaS 属性并未得到二级市场的认可。
内忧外患
内观房多多自身的发展,外观房地产行业目前的现状,牛透社认为,房多多陷入当下的困境,是内外因夹杂造成的。
一是房多多的定位问题。
其定位是希望通过经纪人这个产业链的中介环节来打通上游的开发商和下游的买卖房人。但是,不直接面对房源,就不可能带来客源的流量,没有客源,对开发商和经纪人也就不可能有长久的黏性。而这也是房多多和贝壳最大的差异。
二是房多多战略摇摆。
资深房产互联网产品从业者、房互研究院特约观察员陈琨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新房联卖平台、到“SaaS 赋能的中国最大在线房地产交易平台”、到如今的“开发商官方直卖平台”,甚至中间还尝试过直面 C 端“直买直卖”模式,从结果上看,房多多似乎没有一个战略设想达到预期,就过程而言,2011 年成立至今 10 年,尝试了 5 个以上战略定位,“每个位置都做得还不够深入”。
三是房多多自身管理问题。
企查查数据显示,房多多“自身风险”提示为 114 条,司法案件达 416 个👇
与此同时,房多多 APP 连续三年因侵害客户权益被工信部通报。作为开展助贷业务的房产中介网络平台,房多多还涉嫌违反了在转介贷款过程中“不得收取息费”等相关监管要求。
2021 年 7 月,据东方财富网报道,房多多还被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 1684141 元,公司法定代表人及创始人李建成遭限制高消费。
四是行业遇冷,唇亡齿寒。
克而瑞数据显示,2021 年规模房企平均目标完成率不到 90%,这是在过去 5 年之中从未发生过的变化。新房市场滞销,二手房失去流动性,用“哀鸿遍野”形容当下的房地产行业,并不为过。上游遇冷,必然带动与之相关的包括房地产经纪在内的产业链进入寒冬。
五是房产营销碎片化趋势加剧,强手环伺。
事实上,在线售房的模式是在 2020 年的疫情期间大放异彩。贝壳找房和明源云也是在集中性疫情消退之后的 2020 年下半年 IPO 成功。
但哪怕是在新冠肆虐的 2020 年,房多多都未能充分发挥出其在线上的能力与优势。当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接近 17.4 万亿元,同比增长了 8.7%。同期,房多多平台上促成的房屋交易额下降了 14%,而基于佣金收入的房屋交易额则大幅下降了 32.9%。
在开发商端,房多多孵化了给开发商营销部门使用的房云 SaaS,不过,2021 年 3 季度房多多的财务报表显示,当季房多多 GMV 为 152 亿元,其中新房 92.9 亿元,房云 SaaS 营业收入仅有 233 万元。
在一位资深的地产营销人看来,房子好卖的时候房多多都未能做大,现在房子卖不动了,开发商更为小心谨慎,也很现实,简单来说,就是哪家能给开发商带来有效的线索,促成最后的成交,开发商就用谁家。
开发商借助的平台极为分散。换言之,房多多面对的不仅仅有贝壳找房、明源云这样的巨头,还有开发商亲自下场构建的租售平台,以及大量长尾的销售工具型厂商。
内忧外患,留给房多多的空间已经很狭小了。
结语
一位链家店面的一线经纪人说:“房地产中介远比互联网公司想象的要复杂得多,线上目前只能解决看房源、带线索的问题,更何况很多平台还存在假房源骗流量的问题。交易的流程很长,要跑的环节很多,各部门的数据没有打通,太难了。我经手过的交易,短的也要几个月,最长的整个交易完成持续了一年。这么重的产业,互联网的改造是很漫长的过程。”
牛透社希望借这位经纪人的实操经验和心得,给行业一点启发吧。
-
本文作者:牛透社
责任编辑:牛透社
本文来源:牛透社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