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 生态强则平台强
-
2021-12-14
牛透社
文 | 崔强 崔牛会创始人
“ SaaS 正从 1.0 垂直独立服务走向 2.0 基于平台的服务。”
在 11 月 13 日的中国 SaaS 大会上,用友网络董事长兼 CEO 王文京谈到了他对 SaaS 的观察。的确,SaaS 经历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另一个新阶段。时至年底,我也结合着用友 2021 年的变化谈谈 SaaS 生态这个话题。
其实要想清晰地了解用友,还得回到“倾听客户、敬畏技术、荣于生态”这十二个字里去。这里面有三个核心词,客户、产品&技术和生态,它们可以说是用友的顶层设计了。这也很好理解,作为一家科技企业,技术和产品是底座、生态是自身和伙伴增长的引擎,最终给客户持续传递价值。
“未来要么是平台型企业,要么是平台上的企业”,王文京曾表达过这样的观点。深以为然,这个趋势在 SaaS 领域也越来越明显,要么是融合生态,要么成为生态中的一环。
SaaS 生态的四大要素
不论是互联网大厂,还是用友这样的企业服务厂商,从进军和转型 SaaS 那一刻开始,生态就如影随形,仿佛对他们而言,生态是与生俱来的。通过多年的发展,平台型企业逐渐都展现了自己的特点,我也试图从中找到四个关键要素:技术、流量、资本、开放度。
要素一 流量
互联网大厂讲流量,对于用友来讲应该是客户。流量是用户思维,而客户是客户思维,为了便于理解,我索性都称之为流量。相对于互联网大厂流量,用友的优势是企业流量,这些企业都与用友真实地发生了商务连接,且每天都在应用着用友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这个商业价值可想而知。
前段时间受邀去一家公司讲生态,我讲了一个观点“不薅流量的 ISV 不是好 ISV”,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 ISV 自己有流量为什么还要跟大厂合作?正是因为你有流量,我有产品,双方才能相互补位,相得益彰。流量对于 ISV 是增长,对于生态厂商同样是增长。
要素二 技术
技术和产品是每一家厂商真实和持续连接客户的载体,同时也是连接伙伴服务客户走向构建的核心。用友高端市场 YonBIP、NC Cloud ;中端市场有 U8 Cloud、Yonsuite 和 2021 年刚推出的 U9 Cloud;小微市场有 T+ Cloud、好生意、好会计等。2020 年用友发布的用友BIP (用友商业创新平台),被寄予厚望,也是用友从产品型企业走向平台型企业的标志。技术产品的核心是价值的层层连接和传递。
要素三 资本
资本要素在生态侧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有人有这样的观点“没有投资的生态是假生态,是弱连接。”这话虽然说得有些极端,但是合情理。没有资本做连接和纽带,不论是大厂还是伙伴都缺乏安全感。2021 年用友完成了两起收购,一起是收购了大易云,补充了招聘产品线;一起是收购了 APICloud 补充开发者生态。
用友的投资侧分三条线,幸福投资、产业投资和战略投资。幸福投资主要负责相对早期投资,挖掘有潜力的项目;产业投资主要布局于与用友业务领域相关的科技项目,投资阶段不限,投资策略灵活,在市场化机制的基础之上,加强战略协同和生态建设;而战略投资则聚焦在战略及并购等类的投资。
资本在生态里的核心是建立信任和解决安全感。
要素四 开放度
开放度对所有想要做生态融合的厂商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在一次给大厂的培训中讲了一个词叫“大厂自信”。这就是说如果想要开放做生态,就一定要表现出足够的自信。曾经也有 SaaS 创始人抨击过“二选一的生态是假生态”,在我看来生态封闭的原因是大厂不足够自信。小米的生态负责人曾经讲过一句话“生态是长出来的,而不是规划出来的”,生态一定要有足够的开放度,要有足够的容错空间。大禹治水以疏为主,而不是堵,开放度的核心是强调赋能而非加强管控。
对于用友和所有平台型厂商而言,生态策略需要更开放,开放自身核心能力和资源去赋能伙伴,让伙伴获得成功的同时自己也获得成功。也就是说,生态的真正繁荣,才能带来平台的跃升,伙伴真正的成功才能换来平台的卓越。
SaaS 生态的五层结构
说完四个要素,我再来谈谈 SaaS 生态的五层结构,前段时间和一个创始人聊得兴起,他说这四大要素和五层结构加在一起不正好是“独孤九剑”吗?先不论叫什么,实用就好。
第一层 原厂商的技术和产品
这个在前文已经提到了,不再赘述。
第二层 开发者生态
记得在财务软件时代,用友通过教材影响了成千上万的财会专业学生,当这些人走向财务岗位时,他们也就顺理成章地选择了用友的产品。在 SAP 每年的技术峰会上,开发者占很大的比重,开发者社区也对其产品的应用和繁荣带来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应用软件的开发者分两类,一类是企业客户,一类是第三方合作伙伴。这两类开发者的诉求不尽相同,企业客户要的是产品好用且能快速完成开发;而第三方不仅要解决好用的问题,还要解决“利”的问题。有利则来,无利则去。
第三层 ISV/SI/咨询交付生态
这一层, ISV 是应用生态,SI 是集成生态,这两个都好理解且国内都有较成熟的 ISV 和 SI 可以选择。最重要的是咨询交付生态,这段时间我们也在不断地探讨产品和咨询收入占比的问题,对于 SaaS 来讲能做到 1:2 或者 1:3 就已经很好了。也就是说每卖 1 元的产品,可以给咨询伙伴带来 2 元或者 3 元的收入。这也是咨询生态是否繁荣的重要指标。
第四层 销售生态
在今年 SaaS 大会上,明源云创始人、董事长高宇讲了一个观点,对于应用软件而言,要想在产品和技术上建立壁垒并不容易,真正的壁垒是全国的销售生态体系。对于用友来讲,这也恰恰是其这些年持续获得成功的关键,好的产品需要懂客户的销售生态,触达和服务客户。虽然 SaaS 时代产品所见即所得导致销售并不再是厂商和客户连接的第一触点,但销售生态依然重要,品牌的美誉度带来了权威性,而销售的专业度能够给客户带来共情。
第五层 客户生态
客户生态涉及到运营的深度,用友这些年一直在做一个客户的运营品牌——友户会,这实质上是一个客户的社群。在我看来,SaaS 时代,因为在线,所以运营的深度需要更深,可以说,它承载了一部分客户成功的职责,要解决客户想要什么和厂商提供价值的匹配问题。
前段时间和英特尔的 SaaS 生态负责人见面,在我的认知里,英特尔=CPU,他们似乎只跟 IaaS 厂商相关,但他们也开始关注 SaaS 生态了。他讲了一个观点,我十分认同,“中国的 SaaS 正在或者将要经历原先中国互联网厂商经历的技术问题”。他们在用友 U9 Cloud 发布前做了大量的技术优化工作。这又回到了我们一直探讨的问题:SaaS 如果是互联网生意,那它的确会面临互联网厂商曾经遇到的问题。
这也让我觉得在生态的五层结构里应该加入一层——技术生态,放在原厂产品和技术与开发者生态之间,从而形成六层结构。
写在最后
生态在技术平台、流量、资本和开放度的加持之下,正在成为包括用友在内的平台型厂商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它们不得不正视的问题。就如它们面对互联网的冲击、面对 SaaS 的挑战时,生态是支撑其从产品型企业跨越到平台型企业的支点,也是从线性增长到指数增长的唯一路径,生态强则平台强。
我曾经写过这样一则朋友圈“不关注产品体验毁当下,不关注生态边界毁未来”引来不少从业者的共鸣,边界清则生态荣。如果把生态描述得再形象一些,那就是个朋友圈,朋友有亲有疏,有近有远,但边界是必须坚守的,仅此而已。
对于用友来讲,要做的是:开放客户流量与伙伴共创和共长;加速资本布局与伙伴补位和共享;清晰边界与伙伴信任和共生。
-
本文作者:牛透社
责任编辑:牛透社
本文来源:牛透社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