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市场与云厂商双向选择,共同奔赴下一个十年

十年来,云计算日趋成熟,在市场高速增长与行业格局分化的拉锯下,正在迈向全新的发展阶段。


据Gartner报告,2020年全球公共云计算市场规模总计达642.86亿美元,相比2019年的457亿美元同比增长40.7%此外,全球云计算3A格局依旧稳固,亚马逊AWS、微软和阿里云占据前三席位,三家累积市场份额超过70%。


增长与分化共存,机遇与挑战并生。一方面,3A格局下的版图已经出现松动,亚马逊AWS稍显增长疲态,市场份额逐年下滑至40.8%,相比2016年减少了12.9%;其后的微软、阿里云势头迅猛,市场份额持续攀升。据阿里巴巴2021财年业绩披露,阿里云全年实现营收601.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0%,在强化盈利能力的同时也在不断优化营收结构,全然做出了挑战全球巨头的架势。



另一方面,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开辟新市场成为云厂商的共识,国内外的云厂商巨头们相继把目光转向政企市场,推动云计算的形态与应用加速迭代和变化以适应政企市场的多元需求。


这一切都使得今天的云计算与十年前的云计算不再是一个概念,云的形态、发展目标以及竞争维度都将迎来全新的定义。


政企市场,已经成为云厂商的下一站


在过去的一年,亚马逊AWS、微软、阿里云、华为云等国内外云厂商巨头都在聚焦政企市场。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趋势更加明显。伴随着新基建、十四五规划等政策红利落实,政企上云实现数字化转型成为一种常态,极大推动了国内云计算产业的发展。



据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156亿美元,同比增长62.3%,增速超过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区域,是全球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云计算市场之一。政府与企业庞大的上云需求不断刺激国内市场增长,国内的云厂商也迎来了绝佳的增长空间。


一般来说,政企上云,出于信息安全的顾虑,一向敏感且谨慎,对云厂商的选择存在两大关键维度的考量,一是立场问题,二是技术问题。


前者面向政务相关领域最为谨慎,国内云厂商相比国际巨头具有天然的立场优势;后者则倾向于比拼安全技术,放置在市场上一目了然,是各家云厂商重点布局和发展的关键领域。


基于这两方面的考虑,身处3A格局下的阿里云无疑手握优势,其安全能力先后入选Forrester、Gartner和IDC三大国际权威机构的相关安全报告,是国内唯一一家获得安全领域“大满贯”的云厂商。因此,阿里云的政企市场收入持续提升,促使其收入结构得以优化,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据IDC数据显示,阿里云在工业云市场、数字政府市场、金融云市场均排名市场第一。目前阿里云已服务26个部委,合作31个省区市,累计服务9亿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人寿、中国太保等头部金融机构以及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石油、中石化、中国邮政、三大运营商等大型企业选择了阿里云。


为了抵达下一站,全新的云计算形态正在自我优化


基于这样的市场需求刺激,云服务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展,而云计算的形态也在发生变化。目前,向着融合共生的理念,各大云厂商巨头正在积极构建全新的云计算形态。



譬如,微软提出Office+Teams+Azure战略,向在线办公工具、团队沟通工具全面引入云计算服务,促使Office的企业客户优势与Azure云服务优势相结合,迅速抢占政企市场;基于类似的思路,即云+办公软件的结合,谷歌全新推出G Suite,并将旗下品牌“Google for Work”更名为Google Cloud以实现迭代更新,适应政企市场的需求。


在这些动作的背后,其本质是云计算正在实现自我优化,调整形态以满足政企市场的需求。在国内,阿里云进行了更加彻底的自我优化与体系重塑——以云钉一体、云端一体、软硬一体为指导,阿里云全面开展战略整合,不断丰富云服务的形态。


具体来看,进入更加熟悉的国内政企市场,云计算的形态变化呈现出了两个层面的自我优化。


其一,在技术建设上,自研+开源正在重构整个软件开发体系,成为云竞争力的重要考量。


十年来的探索,自研与开源的价值愈发显著——前者决定云厂商的底层基础,后者影响二次优化以及向外服务的质量。面向复杂多样的政企市场,云厂商的自我优化呈现在这两个方面,既要有强大的底层技术支持,也要有开源创造价值的能力。


今天,但凡比较出色的云厂商,一般在这两方面都已经做出了优势。譬如,在自研方面,阿里云具备了全国唯一的自研云操作系统飞天;自研的神龙云服务器架构;自研分布式存储系统盘古、自研云原生数据库PolarDB、自研含光800AI芯片;等等。


在开源上,钉钉开放平台入驻的开发者已超过27万,开发者服务的企业组织数超过640万家,整个钉钉平台长出的“钉应用”超70万个,分布式的技术体系得以构建,政企客户不再需要一行行码代码,基于阿里云技术,便能在钉钉的低代码开发平台上实现快速迭代、按需开发。


其二,在生态合作上,俯身做好基础设施是云厂商的主流趋势,决定着云生态的构建。


早在2019年,阿里云提出“被集成”战略,即阿里云老老实实做数字化转型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平台,生态伙伴提供行业洞察能力,双方联合推出行业解决方案,共同部署执行,为最终用户提供价值。


这一战略在后面也基本成为行业的共识。简单来说,数字化转型需求复杂,单一的主体很难全面把握,必然需要更多的生态支持,云厂商之间的竞争逐步演化成为了云生态的比拼。


因此,为了更好的服务政企市场,长期主义的云厂商都在进入两线规划。一方面,面向技术端,扎根基础技术,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以阿里云为例,在“做深基础”战略指导下,阿里云在计算能力、数据库、安全技术、Servelees等领域,多次入选世界顶级行列,接近或进入了全球领导者队列,不断夯实技术底座,强化基础竞争力。


另一方面,面向市场端,培育生态伙伴,做大做强生态圈层。因此,在做深基础的同时,阿里云也全面启动伙伴计划,不断在产品、技术、运营、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重构,进而赋能支持生态体系。如今,阿里云已深度合作了1000多家生态服务商,为政企市场提供了20000多个产品与服务。产品服务的扩展与生态伙伴的增长呈现出正向趋势。


抓住一朵“云”,共同奔赴下一个十年


如今,云计算已经走过了十来个年头,从过去的不知所云到如今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云的形态不断在变化,也在自我优化,使其价值与地位不断攀升。


在市场的见证下,未来的发展必然是属于云计算的时代。在国际市场,微软提出“云优先”战略后,市值一度暴涨;在国内,阿里云得益于互联网、政企市场等增长推动,7年间营收增长了46倍。


今天,政企数字化转型愈发火热,市场对于云计算的需求依旧保持着高速增长,同时也在不断深化对于云厂商以及云服务的需求。


因此,云计算在实现自我优化的过程中,政企市场也将以更加严格的要求审视、选择上云,安全、强大、高效、低门槛、自我优化能力强等因素都将成为云厂商进入政企市场的关键支持。


尽管,云市场的竞争维度在发散,挑战也在加剧,但是对于做足准备的云厂商譬如微软、阿里云等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一个抢占政企市场进而挑战巨头、打破现有云格局的机会。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深挖智能这口井,同好添加vx:zhinengxiaoyan

此内容为【智能相对论】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智能相对论(微信ID:aixdlun):

•AI产业新媒体;

•今日头条青云计划获奖者TOP10;

•澎湃新闻科技榜单月度top5;

•文章长期“霸占”钛媒体热门文章排行榜TOP10;

•著有《人工智能 十万个为什么》

•【重点关注领域】智能家电(含白电、黑电、智能手机、无人机等AIoT设备)、智能驾驶、AI+医疗、机器人、物联网、AI+金融、AI+教育、AR/VR、云计算、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等。


    本文作者:陈淼 责任编辑:宋佳 本文来源:智能相对论
声明:本文由入驻牛透社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绝不代表牛透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智能相对论
    智能相对论
    个人认证
    lv Created with Sketch.
  • 114篇

    文章总数

    51.35万

    文章总浏览数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