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年报出炉,2020利润增幅放缓,华为云增速最快
-
2021-04-01
周晓莉
2021年3月31日下午,华为在深圳举行了2020年业绩发布会。在年报发布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对华为手机业务、芯片、汽车等等问题一一作出解答。
总体来说,收入和净利润小幅增长,但经营活动现金流情况并不理想。
年报显示,华为2020年的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8914亿元和646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3.8%和3.2%,显著低于2017年以来的增幅。
明显放缓的增长背后,是华为全年处于实体清单下的大背景。华为副董事长徐直军曾表示,2020年华为会很艰难。
从收入结构来看,消费者业务依然是贡献最大的一个业务板块,4829.16亿元的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达到54.18%,但同比增幅只有3.3%,远不及上年34%的同比增幅。
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2020年年报中,华为并未披露智能手机发货量。但根据IDC发布的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数据,2020年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89亿台,同比减少了21.5%,位列第三,较上年降低了一个位次。在智能终端设备手机上,胡厚崑表示去年受供应限制产生了较大影响,对于今年尚未明朗,但华为的旗舰机型推出不会变动。
在剥离荣耀、芯片受限的情况下,消费者业务仍然保持正向增长已经十分难得,背后是华为智能手机销量减少的同时,通过PC、平板、智能穿戴等产品销量增长起到的弥补作用。未来,在“1+8+N”的业务格局中,除了手机这个“1”,华为将重点发掘“8”(平板、PC、穿戴、HD、AI音箱、耳机、VR、车机)和“N”(泛IoT)的增长潜力。
除此胡厚崑表示未来在消费者业务上,要以用户为中心,打通服务和硬件两位生态,让用户体验到无缝的,高度智慧化的服务。手机是其中一个部分,但它不是全部。
从各地区收入来看,来自国内的收入比重进一步提高,从上年的5067.33亿元增至5849.1亿元,对应占比从上年的59%提高到65.62%,其他几个地区的收入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其中来自美洲的收入降幅高达24.5%。
年报显示,中国市场的增长,主要受益于5G网络高速建设,企业业务数字化转型机遇和消费者业务中PC、平板、智能穿戴业务的布局。美洲地区的收入减少,则主要受部分国家运营商市场投资波动、消费者业务无法使用GMS(谷歌移动服务)生态的影响。
在收入增长有限的情况下,华为2020年研发投入达到1418.93亿元,占收入比重15.9%,均创下最高纪录。同时,华为2020年末以10.5万的研发人员数量和占公司总人数53.4%的比例,站上其历史最高位,研发依然是华为最重要的投入。
资产端情况来看,2019年最大的变化在于囤货导致的存货大幅增长,2020年末,华为1676.67亿元的存货及其他合同成本,基本维持了上年同期的水平,同比增长0.2%,储备依然比较充沛。
负债方面,2020年末华为长短期借款累计达到1418.11亿元,同比增长26.4%,主要是为了保障重点业务及研究创新的持续投入。其中短期借款大幅减少,长期借款有所增加,借款结构有所优化。
从整体指标来看,华为2020年末的资产负债率为62.3%,较上年末还降低了3.3个百分点。
从华为此次公布的几大业务来看,华为云增速最快。
与前几年一样,华为2020年报中公布了运营商、消费者和企业三大业务的相关财务数据,并没有披露云业务相关财务数据。此前华为曾表示,华为公司一直是按照客户群来披露数据,因此运营商、企业、消费者业务按照客户群体划分更为准确,云业务收入被计入华为企业业务营收中。
胡厚崑表示,疫情加速了企业数字化进程。随着疫情的发展,企业上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去年华为云在国内公有云市场的增速很快,已经位列市场第二。
胡厚崑还表示,“华为云在生态上下了大功夫。”年报显示,华为云已上线220多个云服务、210多个解决方案,在全球累计获得80多个权威安全认证,发展19000+合作伙伴,汇聚160万开发者,云市场上架应用4000+个。
最近跨界造车的新闻热度很高,小米官宣造车更是引起轰动。现场有记者发问华为是否会造车?胡厚崑表示:“车作为人类长期以来的工具,电动化、智能化是未来的必定趋势。华为有积累多年的ICT技术,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在智能汽车上布局,定位是做智能硬件的提供者,会在智能汽车的几个关键的领域发力,包括车联网、车云、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电源管理、智能动力系统等。”
而谈到麒麟芯片的设计团队——华为海思时,胡厚崑表示,华为海思的团队稳定,正在积极从事自己的工作。华为公司的定位还是一个ICT系统设备供应商,公司对芯片的整个产业链的依赖依然是很强的。海思是一个设计公司,有强大的芯片设计能力,在过去几年中深度参与到国际芯片产业中来。他指出,基于全球合作的产业链形势,依然会是产业主流,华为会坚持开放合作和创新。
胡厚崑表示,过去两年,为了应对制裁,华为投了相当多的资源,采购芯片以应对客户的需要。尤其是2B用户需要的芯片库存,目前来看是能够满足使用的。但是,芯片供应最后的改善,还是要取决于国际芯片产业链合作的修复。
-
本文作者:周晓莉
责任编辑:周晓莉
本文来源:牛透社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