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远互联技术中台能力:夯实企业数字化建设的地基
-
2019-12-25
致远互联运营
如果说中台为敏前台与稳后台的协调有序、稳定运行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那么技术中台能力则提供了中台整体柔性架构的基石。技术中台能力以成熟、稳定、安全的平台架构,夯实了中台业务、连接、数据等能力的地基,为整个中台体系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撑和基础运营环境。
作为致远互联协同运营平台的五大核心能力之一,技术中台能力主要体现在CTP技术平台,它面向开发人员提供开发框架、开发组件、协议规范和全生命周期的开发流程管理,以其柔性架构、开放接口、核心引擎、简单灵活的部署方式等,降低了研发成本和交互门槛;同时,基于分层、组件化的微服务设计理念,CTP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扩展性,让协同中台、业务中台、连接中台、数据中台提供的服务天生就具备移动、高度自由、随需而变的特性。
CTP技术平台架构
以上只是致远互联协同运营平台技术能力的粗略描述,那么它到底有哪些硬核能力?部署、运维、安全方面如何?对客户而言有哪些切实可行的应用价值?下面我们就来全面了解一下这个协同运营平台的幕后英雄。
微服务架构,系统设计中的解耦之美
解耦(Decouple),或者叫做“高内聚、低耦合”,这是软件工程包括互联网产品的技术架构中最为关键的设计思想。举个例子,如果把IT系统建设比作造火车,我们可以做成一整条的大铁盒子样式,把所有功能聚合在一起;也可以是一节一节的车厢拼接起来,每节车厢都是一个独立功能的小单元,可以随时卸载掉,也可以方便地连接到其他火车头上,并且这种车厢式的拼接结构在火车转弯时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这种解耦思想,因为其模块化、共享性、重用性的特点,成为判断IT系统是否具有良好的伸缩性、扩展性的关键特征,而微服务架构正是这种IT思想的体现,它通过将应用和服务分解成更小的、松散耦合的组件,从而让系统更加容易升级和扩展。
致远互联协同运营平台塑造了这种解耦之美,CTP技术平台以丰富的技术组件、应用组件和界面组件,让系统应用的开发更灵敏敏捷、快速高效;同时,完整的前后端组件支撑体系,还为平台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便捷的调用模式,在提高扩展性的同时保障了系统的稳定性、一致性。
微服务架构
开放接口,为内外连接提供无限可能
如果说微服务架构以组件化模式提供了系统的一系列功能器官,那开放性的接口则为功能器官之间的连接互通提供了统一的对接标准。对于协同运营平台而言,接口特性是整个平台连接、集成的基础,是平台开放性的体现,它决定了异构系统能否顺利接入,信息割裂问题能否有效解决。
CTP开发管理平台完备的开放接口和规范,让各类业务系统、第三方应用等与协同运营平台之间的人员、数据和流程信息的全面集成成为了可能。
基于CTP的安全与插件机制,以及远程服务调用与本地(API)接口相结合的方式,协同运营平台为内部研发、合作伙伴及客户提供了策略配置、二次开发等多种方式,从而满足其快速构建及扩展协同应用的各类需求;并且基于数据交换引擎DEE和单点登录SSO,协同运营平台可与ERP、SCM、邮件等组织内部系统进行人员、页面、数据、流程和消息的多层次集成整合。
核心引擎,协同运营平台的运行调用机制
开放性接口为系统间的连通提供了对接标准和桥梁,核心引擎则为下一步的流程规则、访问调用方式等提供了一种运营机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应用场景需求,选择相应的模块、配置业务的流程、设计模块间的交互权限和参数等,经过这样的过程之后,个性化的系统已初具雏形。
致远互联协同运营平台提供了五大核心引擎,包括组织权限引擎、工作流引擎、表单引擎、门户引擎、报表引擎,它们涉及组织机构、访问权限、流程控制、业务定制、数据集成、数据展现的六个方面,提供了致远互联协同运营平台的主体运行框架,在服务构建和运行中起到了坚实的基础支撑作用。
工作流引擎架构
其中,组织权限引擎以部门、职务、角色等基础属性构成组织模型的静态特征,以协同、流程、绩效等构成动态内容,让个人可以在组织项目中自由切换;工作流引擎采用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原则、多种节点控制类型、流程设计和沟通机制,保障跨系统的工作流程协作;表单引擎以图形化、透明化、可视化的设计,快速实现用户的个性化搭建需求;门户引擎以统一的技术架构,全面满足外部门户、工作门户、业务门户、移动门户和大屏等多层级、多形态、多角色、多场景的入口需求;报表引擎提供高效简洁的设计方案,采用业界主流的数据双向扩展,实现零编码的报表设计过程。
部署、运维、安全,全面一体化的服务保障
犹如人体健康离不开免疫功能的保护一样,IT系统的高效运行也需要一系列的部署运维策略以及安全保障机制。协同运营平台通过完善的服务机制、缓存机制、过载保护机制、分发机制等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避免服务中断,并且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多类型数据库、浏览器和终端设备,让系统具有更高的兼容性。
致远互联还充分考虑了系统安全、信息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基于典型的分层架构设计,将移动安全管理(如移动MDM、安全加固、身份鉴别、数据传输安全)、应用及数据安全(安全审计、入侵防范等)、网络和通讯安全、设备和计算安全等纳入统一的安全框架,消除安全隐患,提供全面立体的安全保障能力。
安全管理框架
以技术能力夯实数字化建设的地基
创新驱动,技术先行——这是致远互联在拜访一家医药企业时的切身感受,在他们的数字化规划方案中,基于平台架构、网络存储、计算资源、安全防护、专业运维等的基础能力考虑总是排在第一位,在他们的认知里,要建设数字化的高楼大厦,首先就是要夯实地基。
的确,对于客户而言,技术能力是关乎成败的最基础一环,它不仅是解决业务问题、支撑业务增长的动力因素,更是整个企业组织持续创新、未来发展的关键支撑。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不确定的商业模式和快速变化的客户需求,让这种高性能、高可用、可靠安全的系统技术能力显得更为重要。
-
本文作者:致远互联运营
责任编辑:173****0165
本文来源:牛透社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