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电子信息产业 标准化十大事件
目 录
- 全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573)成立,加快推动我国两化融合管理标准体系建设
- 36项集成电路领域军民通用标准发布,形成军民融合新业态
- 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指南发布,自动驾驶发展迎来新机遇
- 国际电信联盟通过首个两化融合国际标准,增强了我国在两化融合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 工业通信业标准化工作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与沿线国家共同制定国际标准80项以上
- 工信部发布百项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项目,21项电子信息领域团体标准入选
- 6项电子证照国家标准正式发布,有力推动了我国政务信息资源共享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信息产业和技术标准论坛达成34项共识,进一步推动两岸产业融合共通
- 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行业标准发布,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软实力提升
- 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加强创新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国际标准话语权
- 全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573)成立,加快推动我国两化融合管理标准体系建设
持续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经过多年探索,工业和信息化部形成了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子,两化融合标准化工作屡获突破,标准体系日益完善,应用成效不断显著。在此背景下,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筹建了全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 573),今年6月正式获批成立,秘书处设在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全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成立将体系化、规范化地开展标准的制定工作和产业应用,推动两化融合标准建设由单点突破向系统化发展的轨道转变,是新时代深入推进两化融合的战略之举,具有里程碑意义。
新业态
为贯彻落实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工业和信息化部以集成电路领域为试点,组织开展首批军民通用标准的制定,经过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和百余家单位的积极参与,2018年《IP核可测性设计指南》等36项集成电路领域军民通用标准正式批准发布。本批军民通用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将填补民用标准在多个领域的空白,提高芯片的设计和制造水平,有效促进军民技术双向渗透转化,形成军民融合新业态。在集成电路领域军民融合标准化试点工作的成功,为后续研究军民通用标准管理制度,建立军民通用标准工作机构奠定了基础,为全行业开展军民融合标准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示范作用。
新机遇
为加快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发挥标准在车联网产业生态环境构建中的顶层设计和引领规范作用,推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步伐,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标准委联合印发了《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总体要求)》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信息通信)》和《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电子产品与服务)》系列文件,提出要加快共性基础、关键技术、产业急需标准的研究制定,加紧研制自动驾驶及辅助驾驶相关标准、车载电子产品关键技术标准、无线通信关键技术标准、面向车联网产业应用的LTE-V2X和5G eV2X关键技术标准,逐步建设跨行业、跨领域、适应我国技术和产业发展需要的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满足研发、测试、示范、运行等产业发展需求。
- 国际电信联盟通过首个两化融合国际标准,增强了我国在两化融合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科技司、国际合作司的指导和支持下,由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牵头的首个两化融合国际标准“Methodology for building sustainable capabilities during enterprises’digital transformation”(Y.MEDT,中文译名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可持续竞争能力建设方法论》),由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局第20研究组(ITU-TSG20)通过,预计将于2019年3月正式发布。
该国际标准项目为引导企业以数据为驱动,加速技术变革、流程优化和组织创新,持续打造数字经济时代新型能力,加速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方法指导。此次国际标准的通过,标志着长期以来我国在两化融合领域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模式创新的成果得到国际同行认可,奠定了我国在两化融合领域的国际地位,对增强我国在两化融合领域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 工业通信业标准化工作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与沿线国家共同制定国际标准80项以上
为全面落实《标准联通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8-2020年)》要求,提升工业通信业标准化工作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了《工业通信业标准化工作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意见》(工信部科〔2018〕231号),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形成开放包容、互联互通、成果共享的“一带一路”标准化合作新局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制定国际标准80项以上,成体系部署标准外文版研制计划400项以上,一批先进中国标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得到应用,与“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的标准体系对接,建立基本的合作机制等工作目标。
- 工信部发布百项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项目,21项电子信息领域团体标准入选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标准化改革的要求,推动工业通信业高质量发展,增加标准有效供给,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2018年“百项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项目”的评选工作,经社会团体自愿申报、地方或行业推荐、专家评审和公示环节,公布了102项“技术水平高、应用效果好”的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项目,其中21项电子信息产业团体标准成功入选,涉及绿色设计、区块链、太阳能光伏、机器人、印制电路、电子显示器件、人机交互、超级电容器等重要领域。电子信息领域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先进性和国际性的团体标准,取得良好的示范效果,受到政府部门与市场的认可。
- 6项电子证照国家标准正式发布,有力推动了我国政务信息资源共享
2018年,《电子证照总体技术架构》《电子证照目录信息规范》《电子证照元数据规范》《电子证照标识规范》《电子证照文件技术要求》《电子证照共享服务接口规范》等6项国家标准颁布实施。系列标准规定了电子证照应用的总体技术框架、统一的证照分类规则和证照基础信息,有助于推动实现全国“一网通办”,让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服务更顺畅,让百姓切实感受办事更便捷。电子证照作为具有法律效力和行政效力的专业性、凭证类电子文件,日益成为市场主体和公民活动办事的主要电子凭证,是支撑政府服务运行的重要基础数据。制定发布电子证照国家标准将为国家电子证照库和基础平台建设,实现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的电子证照互认共享,推动证照类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等提供标准支撑。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信息产业和技术标准论坛达成34项共识, 进一步推动两岸产业融合共通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信息产业和技术标准论坛举行。本届论坛共开设了车联网、云计算、智能制造、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网络演进、半导体照明、平板显示技术、太阳能光伏、锂离子电池等10个分论坛,达成34项共识,开幕式上公布了《整机柜服务器节点子系统技术要求》《带视觉的工业机器人系统通用技术要求》等10项共通标准、云计算产业案例汇编4.0版和《开发运维一体化DevOps共通标准研究报告》白皮书,取得丰硕成果,进一步促进两岸产业的融合与共通;启动了《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整机柜服务器供电子系统技术要求》等新一批共通标准研制,为推动两岸产业界的技术交流和机遇共享起到了积极作用。
- 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行业标准发布,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软实力提升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发展理念,持续推进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政法司提出并指导完成的SJ/T 11728-2018《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于2018年11月8日正式发布。
SJ/T 11728-2018由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社会责任工作委员会组织研究制定完成,是配套SJ/T16000-2016《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指南》,帮助企业“如何做”社会责任管理的方法标准。标准从组织环境、领导力、组织策划、支持、运行、绩效评价、持续改进等维度阐述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方法。企业依据标准将社会责任融入自身战略和日常管理,有效防范风险和提高经济社会绩效,促进企业与环境、社会共同可持续发展,不断推进电子信息产业软实力提升。
- 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加强创新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国际标准话语权
2018年,中关村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创新服务模式,支持成立了“中关村标准化服务业产业联盟”,积极推动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技术成果标准化,在物联网、云计算、信息安全等前沿信息产业领域,创制了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要技术标准并形成标准体系,改变原有标准零散化、碎片化的局面,提升了产业核心竞争力。
声明:本文由入驻牛透社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绝不代表牛透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