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SaaS“鼻祖”Salesforce看中国企业服务未来

    2018-09-20 乔德地 lv Created with Sketch.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从1978年的徘徊苦闷,到2008年的激越亢奋,再到此时此刻的集体焦虑,四十年里中国以空前的发展速度,向世界证明了自己的勇气和格局。同时,也让这个国家在巨大的变革中,迈向更辽阔的未来。伴随着中国高速发展的列车,中国企业服务领域从无到有,一路跌跌撞撞,伴随着模式的创新,技术的变革,认知的升级,在一次次迭代中砥砺前行,也在一次次的彷徨和转折中,回归·突破。
下文我将从SaaS的角度回顾中国企业服务的回归突破历程,而源头从0到1的过程则要从国外的Salesforce说起,从创意到创业。

1、1999年Salesforce从创意到创业:星星点火

1999年是互联网泡沫膨胀到最高峰的一年,马克·贝尼奥夫当时27岁,已是Oracle历史上最年轻的高级副总裁,离职创办了Salesforce。在创业之初,按需消费(on-demand)、软件即服务(SaaS)、多租户(multitenant)或者云计算这些名词还没有出现。但是马克·贝尼奥夫坚定认为相比僵硬的传统软件包以及复杂的硬件和网络设备安装维护,将软件作为一种服务来销售的创意是颠覆性的,服务分布在云端,通过互联网即可使用!他希望努力让用户真正做到在全世界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任何设备享受服务。 服务分布在云端,通过互联网即可使用!这是在认知和商业模式上的重大突破。而这次突破也让Salesforce成为CRM领域中“最早吃螃蟹的人” 视角转到2004年,那一年的6月23日,Salesforce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而这件事回归到今天看来,意义非凡,因为这件事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2005年中国第一批SaaS的突破! 尽管「突破」一词换成「破土」更合适。

2、2005年中国第一批SaaS创业者:教育市场

Salesforce的成功,让中国的创业者看到了希望和光明,把这星星之火引入了中国,迎来了中国第一批SaaS创业者。作为一定程度上Salesforce的追随者,以及中国SaaS的先行者,他们成为了国内“最早吃螃蟹的人” 八百客,今目标,xtools在当时都是耳熟能详的名字,其中不乏有的厂商就是对标Salesforce做的。尽管2003年SaaS等名词在国外已经出现,但是在中国,创业者过的并不舒服,局面一直很难打开,尽管他们很努力,但在PC时代的土壤里SaaS就如同冬日土地里的种子很难发芽。 我们现在回归到当时的环境来看一看 2005年美国的市场已经相对成熟,经济上体量庞大,宽带网速等基础设施相对健全,投资机构普遍认可SaaS商业模式,企业用户普遍具备了通过SaaS助力企业发展的认知。天时,地利,人和。 2005年中国情况如何呢?05年是中国全面融入全球化浪潮中的一年,市场不够成熟且潜力还需释放,经济体量上,中国2.229万亿美元的GDP相比当时美国13.09万亿美元的GDP总量,确确实实是扎心的差距。 再看企业用户,用户都在粗犷,野蛮的发展,缺乏对企业服务的认知;同时SaaS的安全性问题在中国当时的环境下也很难得到用户的认可;还有一点,网速慢!网费贵!上网不管是对个人还是对企业仍是一件奢侈的事!就连创业者也会怀疑,SaaS创业那么艰难是SaaS的问题还是tmd网速的问题! 再看资本关注点在何处?当时PC互联网已成为风口,上文提到的1999年互联网泡沫虽然破灭,但是在2005年,互联网第二播春天其实已经到来。当时PC互联网下toC的机会到处都是,天花板遥不可及,发展迅猛。赋能个人似乎来钱更容易谁还会整天苦逼的做SaaS!资本根本无暇顾及toB。 我们来看2005年到2008年的这三年,在纸媒盛行与互联网普及相互交织的时代,SaaS局面无法打开容易忽略的点就是信息传播通道的闭塞,使得只仅仅少数的用户被教育。一本杂志,一本计算机报可能还是获取新知的主要途径;包括从1989到2005年这16年间,我们发现SaaS并没有像当时用友做财务在线化那样发展迅猛,因为SaaS还不是刚需。当时国内并没把SaaS称为SaaS,而是叫做软件租赁。但不管怎么说,作为中国第一批SaaS,先行者布道,他们教育了市场。

3、2008年云计算布雨:润物无声

正如上段所提到,SaaS当时还叫做软件租赁,崔牛会创始人崔强认为「云计算可能是当时“SaaS”的救命稻草」他认为当时的SaaS其实只有SaaS,并没有底层的架构,如果没有云计算,在2008年第一批SaaS创业者可能已经全军覆没了。而云计算使得IaaS等底层基础设施被激活,一定程度上充当了互联网的管道和煤气。而基础设施需要巨大的投入,只能由大厂来做。 那时候电子商务发展迅猛,淘宝网本质上也是SaaS的表现形式之一,而分布式云计算的落地相当程度上是基于淘宝网的实际需求。在2008年9月,阿里巴巴在国内率先确定“云计算战略”——阿里云。之后腾讯云,Ucloud,华为云,京东云,青云,百度云等云平台也强势入场。各种云平台的出现使得底层能力IaaS普及,这才真正的让服务分布在云端成为了可能,为SaaS的回归与突破提供了全新的土壤。 据悉,2018年,云服务商的节奏越发紧凑。一边忙着全国各地签约智慧城市,吸引合作伙伴的加入,另一边盯着全局查漏补缺。任何一环的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友商赶超。同时新的生命力量在不断汇入。有平台数据预测,2020年中国云市场规模将达到603.6亿元。

4、2011年第二批SaaS创业者:回归突破

如果说各云平台为SaaS的回归提供了全新的土壤,那么2011年3G技术实现大规模商用,以及智能化终端的普及实际上为其提供了丰富的肥料。有了土壤和肥料,中国涌现出了第二批SaaS公司,创业者回归! 2011年到2014年这一批SaaS创业者,都在挖掘自己的基因和天赋,在某个领域各显风骚以期成为第一名。垂直行业应用领域,就可细分餐饮SaaS,医美SaaS,金融SaaS等16个模块; 企业管理领域,财税服务,协同OA,ERP,智能硬件等十几个模块不断有企业入局;支撑服务领域,支付服务,电子签约,验证服务等模块一直没断过继任者和颠覆者的较量。当然,这里面还包括基础平台领域以及CRM领域的创业者。

5、2014年生态初建:烈火燎原

2011年-2014年迎来了SaaS的创业浪潮期,创业者回归,但那个时候创业的生态其实还不够健全,在2014年,我们会发现这个时间节点上,媒体在回归,资本在回归。 崔牛会创始人崔强在2014年11月份在北大光华举办了中国第一次SaaS高峰论坛,之后的2015年被普遍认为是中国SaaS元年。随后的2015年到2017年SaaS完全变成了资本市场的宠儿。媒体从当初的不屑变成了追捧。同时以IDG资本牛奎光,红杉资本周逵,东方富海陈利伟,经纬资本左凌烨等投资人为代表的投资机构也一直关注SaaS的发展,在toB市场重金布局。 当时在崔牛会群里,周三晚上八点半定时聊干货,不吐干货直接踢群是一个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可想而知!2015年崔牛会年会上,一首「在路上」一度让大家热泪盈眶!大家都期盼着用2B的心态改变世界,SB的坚持实现梦想。 我们现在辩证的来看2014年-2017年这波浪潮。 媒体方面,大量的报道使得toB效应放大,更多的创业者和资本进入toB领域,有利于形成良性循环,快速推动行业发展。同时有投机心理的创业者也被带入市场,一张PPT获得融资,在一定程度上行业开始变得良莠不齐。这为之后的市场冷却埋下了伏笔。 资本方面,toC领域机会越来越少,toB领域潜力巨大,尚待挖掘。对比国外40-50家toB独角兽,中国toB领域一定会有独角兽出现。资本的逻辑是宁愿投错不愿错过!这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资本其实是交了一笔学费。

6、2017年回归理性:优胜劣汰年

到了2017年下半年,行业巨变,头部的Saas公司增长进入瓶颈,甚至通过裁员等调整来适应市场变化,同时SaaS市场投融资节奏大幅放缓,很多投资人、媒体、创业者心中都在思考2014年的时候创业者回归了,资本回归,媒体回归了,同时底层基础设施也建的差不多了,2015年已经是所谓到SaaS元年了,为何还会在仅两年之后出现整个行业冷却,甚至2018年出现资本寒冬? 可能一个解释就是2015年或许并不是SaaS元年 2005年到2008年,中国第一批SaaS创业者,SaaS概念期,从0到1,教育市场,几乎没有媒体的声音,资本的布局; 2008年到2011年,SaaS基础完备期,云计算润物无声; 2011年到2014年,SaaS创业期,创业者回归; 2014年到2017年,SaaS生态初建,媒体回归,资本回归, 在此浪潮中,整个生态里面,资本,媒体,创业者的回归虽然让整个行业疯狂发展,但企业用户的选择成本和沟通成本实依然很大,一定程度上,生态中的企业用户并没有回归!而2018年至今的所谓资本寒冬,对于创业者来说无疑成为良币驱逐劣币,市场回归健康的表现。而寒冬之后,那些具备很高的服务价值,并且对企业用户来说又具备极高的业务杠杆的SaaS厂商必将迎来企业用户对于SaaS的重新认知和需求提升,迎来企业用户的回归! 而这次回归,生态中的创业者,媒体,资本,企业用户将真正有望形成良性循环!而这次回归的是商业的本质,突破的是商业的价值!那么我们站在2018年的今天,是否可以认为2019年才应该是真正的SaaS元年呢?  

展望2019年中国企业服务

回归本质;回归价值

回归场景;回归技术

突破商业模式难题

突破业务增长瓶颈

2018年中国企业互联网CEO峰会

11月8日—9日 北京辽宁大厦

30+国内外资本大咖

300+CEO匠人

50+行业

皆在

    本文作者:牛小眸 责任编辑:牛小眸 本文来源:牛透社
声明:本文由入驻牛透社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绝不代表牛透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新闻
  • 乔德地
    乔德地
    个人认证
    lv Created with Sketch.
  • 181篇

    文章总数

    206.2万

    文章总浏览数

    新闻排行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