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亏平衡在即的客如云,从餐饮切入零售、金融领域,能玩转多元化吗?
2017-09-15
牛透社
跨界是近年来的高频热词。尽管动机和结果各不相同,但这并不影响各类企业的跨界决心。
如今,餐饮管理软件企业客如云也要跨界了。客如云创始人兼CEO彭雷近日表示,公司将正式进入金融和零售行业。
餐饮市场是个大市场,根据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餐饮市场分析及预测,2016年我国餐饮行业收入35799 亿元,2017年餐饮行业总体规模在4万亿左右。以此为基础,餐饮管理软件企业也呈现出水涨船高之势。
2014年以来,客如云的营收快速增长。公开信息显示,2014年-2016年,其营收分别为140.38万、987.63万、7305.03万元;2017上半年,营收达到6877.23万元。
二维火尚无具体经营数据,但公司宣布于2016年拿到了支付宝的数亿元融资。其它几家平台的也进入了资本的视野,好哇智慧餐饮于今年四月宣布拿下1亿A轮融资,客来乐处于Pre-A轮,买单啦、三千客还处于天使轮。
有业内人士认为,2017年上半年,传统餐饮行业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面临转型,向智慧餐饮过渡,餐饮管理软件企业将迎来更多发展机会,他们的SaaS产品会连接O2O中的各个生态环节,提升餐饮行业客户体验和商家经营管理效率,促进传统餐饮行业转型。
当然,任何行业在成长早期都会面临花得多、挣得少的问题,餐饮管理软件领域也不例外。以客如云为例,公司2014年-2016年持续亏损,净利润分别表现为-1562.06万、-5656.86万、-5823.39万元;2017上半年,净利润表现为-5541.47万元。其它企业的情况应该也差不多。
彭雷认为,餐饮行业处于生态升级中,专业化管理、集约化发展都必须依靠科技来实现,这也是此前客如云在餐饮行业集中发力的重要原因之一。2017年将是SaaS智能系统爆发性增长的拐点,客如云的经营状况也会改善,有望在今年底、明年初达到盈亏平衡。
金融,是很多科技公司眼中的新大陆,包括用友、久其等在内的一批企业已经在金融领域有所布局。
在客如云看来,金融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并于此前几月联合钱包金服尝试推出这方面的服务。
客如云提供的信息显示,目前已服务商家3000+,放贷金额1亿+,而不良率仅有0.23%;
公司还发布了一款金融基础工具——客如云钱包,它作为大数据增值服务的应用,将商家的信息管理升级成为信息管理+资金管理的模式。
那么,这些科技公司为什么纷纷向金融服务领域拓展?
一位餐饮软件企业的负责人表示,从餐饮和金融的各自属性而言,两者确有交叉点。
小微商户普遍现金流不足、倒闭性高、融资门槛高、时效性差,同时,金融机构坏账率高、提供资金额度低、信息碎片化,导致小微商户融资难。
在此背景下,一些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借助科技手段向小微商户渗透,而“Fintech”一词的流行也反映了这一趋势。
彭雷说,万亿级市场规模的线下商户就是Fintech的应用场景。接下来,客如云会补充金融领域的战略资源,并推出更多金融产品,比如,将现有合作伙伴民生银行、工商银行的贷款方案跟客如云的产品进行结合等等。
当然,科技公司涉足金融行业的经济效益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目前,用友和久其的金融业务收入开始崭露头角,客如云的金融服务收益在总营收中的占比还只是个位数。
如何开拓这块“未来潜力很大”的市场,相关科技公司和金融机构都还处于摸索状态。
在经历了连锁店为代表的实体零售、电商为代表的虚拟零售两次产业变革之后,中国零售业正在经历着第三次零售革命,即虚实融合的智慧零售。零售业也因此有些像围城,城里的人想发展出来,城外的人想发展进去。
一方面,苏宁电器渐渐化身苏宁云商,美的集团的科技含量日重,传统零售企业越来越多地融入新技术、新生态。其中,苏宁历经7年转型,全面融合线上线下,将实体零售的“重”与互联网的“轻”相结合;美的集团布局智慧家居产业,持续推动电商业务和机器人业务。
另一方面,阿里、京东发出了向线下零售冲锋的号角,互联网企业逐步涉足实体零售。其中,阿里在2015年8月战略投资苏宁云商,双方打通电商、物流、售后、营销、金融、大数据;京东也在2016年入股永辉超市,收购1号店,并和沃尔玛达成合作。
如今,客如云决定从餐饮业切入零售市场。彭雷表示,零售行业的市场规模远大于餐饮,二者的趋同性非常高,再加上餐饮门店高度互联网化,进军零售业值得尝试。
他说,客如云对进军零售业做了很多准备,已形成一定的行业纵深,比如,公司与京东、淘宝等平台签约合作,供应链管理、品牌运营、BI、移动门店等方面也较为完善。
——如果对客如云的零售业之行进行打分,他给出的结果是“目前只有60分,相信明年初能达到70分、80分”。
综合来看,未来十年零售业的竞争将很激烈,无论是传统渠道还是科技企业,都将遭遇更多的生存挑战和发展困扰,“新零售”也好“智慧零售”也好,对相关企业的意义就是帮助其找到增长空间。
声明:本文由入驻牛透社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绝不代表牛透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