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未来SaaS产品的形态,原来是这4大要素!
-
2017-08-03
牛透社


个性化定制
其实个性化与标准化之争由来已久,SaaS厂商们也没能拿出一个好的解决方案来。当然,大家都有了一些策略。最常见的:销售易这类,以PaaS+SaaS结合的服务商,小企业可以直接购买产品和服务。用户在不满足于产品功能的时候,也能相对比较容易地进行二次开发。
牛透社之前报道过的云表,属于另辟蹊径类型的公司。让用户通过表格编程就可以自定义软件,这样一来,产品个性化程度就会变得极高。
还有一类厂商则直接精准定位用户。比如目光聚焦在大客户,或者努力占据中小企业客户市场,如果产品不能直接cover的用户类型,甚至直接放弃。
但整体来看,国内尚没有能很好地解决产品个性化与标准化矛盾的厂商。
与原系统打通
关于这一点,不论是用户还是厂商,都从来没有忽视过,信息孤岛的问题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困扰了诸多企业,大型企业尤为明显。(当然,现在也并不算乐观,但的确有不小的进步。)
高度关注这一点的公司,更多的是本身就有了较为完善的,或者过去较大投入的信息化系统。原系统中存在大量企业运营数据,且员工已经相对熟悉其使用,不愿意抛弃它。故而在考虑采购SaaS产品,进一步优化信息化系统时,非常关注二者能否高度结合。
整体来看,大公司对此最为关注,定制化解决方案的需求较多,且SaaS多用于其非核心业务系统。
成本
一方面,SaaS相较于传统软件而言,本就便宜许多。
另一方面,当用户对于产品需求越来越高,对TOB产品的价值有了更高的认可时,价格因素则考虑得越来越少了。
安全
这几乎是云计算进入中国后,发展起来遇到的最大的问题之一——用户总是担心自己的数据在别人手里。 不久前,牛透社曾和销售易创始人史彦泽有过对话。 对于数据安全问题,史彦泽这样回答:“没有一家SaaS厂商当真敢泄露用户数据,否则它必将走向衰亡。其实数据在SaaS厂商手里,远比在企业自己的员工手里来得安全,因为这些员工很大一部分总有一天都是会离职的。如果你的销售总监离职去了竞争对手那工作,这意味着什么?” 显然,我们在过去通常意义上的“数据存在公司”未必安全。而从用户关注的几个点来看,比之以往谈起云服务就考虑安全问题来说,有了明显的变化。
除了以上四个谈及最多的问题,用户关注的点大致如下:
1、与其他厂商产品之间的融合
有用户表示,在当下的企业服务市场上,他所看到的相似的服务软件极多,甚至一些OA云办公解决方案都有类似CRM的功能。也就是说,仅从产品工具层的能力来看,是趋同的。
但是用户的需求并不只是产品表面的能力,有用户表示:
“我们公司比较偏向统一部署管理及移动化的解决方案,在未来,希望我们所使用的CRM工具能在微信、钉钉等平台方面增加更多的集成,与企业通讯有更好的融合。”
其实,这一点和用户提及最多的“和原系统打通”有些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这里指的是与其它SaaS产品间的融合。这些用户多以偏爱SaaS的中小企业为主,他们在企业的各个管理方向上尝试着各类SaaS工具,因而高度关注多个SaaS产品间的结合。
目前有不少厂商也都开始重视这一问题,纷纷以各种方式搭建生态,比如阿里钉钉、畅捷通工作圈。
当然,整体来看,国内市场的开放度都还远不如国外。
2、行业化特征
我们在做过一次调研:2017年,CIO们采购SaaS更愿意用在核心业务还是非核心业务。

或者说,你有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用户需要什么。
最后,感谢以下厂商在本次《百位企业用户看SaaS》的活动中的大力支持:
明道、销售易、EC、安得数字、智阳网络、好视通、展视互动、上上签、盖雅工场、GrowingIO、服务魔方、日志易、亿方云、魔学院
-
本文作者:牛透社
本文来源:牛透社
-
分享到:
声明:本文由入驻牛透社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绝不代表牛透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