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时代下,如何玩转营销套路?
-
2017-07-26
牛透社

导语:企业正全面进入互联网运营时代, 或者说数字化时代, 企业的营销场景也随之发生着快速变化, 在新的生态下,作为企业重阵的营销到底该怎么玩? 传统的打法哪些该抛弃,哪些该保留? 新的玩法又有什么套路?如何快速抓住精髓? “数字营销三段锦”, 满满都是套路! 2016年是特殊年份,尽管在表象上,我们会觉得2016年比较冷,比如资本比较冷,或者说产业比较紧缩;2016年是酝酿之年,这一年很多大的改变、大的扭转,正在悄悄的发生。在这样一个快速迭代的年份,作为企业运营者(或者营销者),应该做些什么。
什么是物联网
越来越具像化的物联网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第一,人在物化。现在每个人都在用微信,很多人一年见不了几次面,却有非常频繁的沟通。这就意味着人在IP化。一些朋友、同事,对当事人来讲就是一个IP,他们的存在已经不是一个个自然人的存在了,他们只不过定期输出符合各自调性的一些内容。 第二,物在人化。2016年很多大企业(如苹果、微软)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机器人算法。微软有一个很著名的贩卖机的算法(贩卖机就是我们平常生活中常见的)。管理员是怎样管理贩卖机呢?只需一个聊天帐号。每台机器就是一个帐号(也可以是一个微信帐号),它就在你的朋友圈里,你可以问它库存、销售量,它就像人一样跟你沟通。 第三,登录帐号即存在。无论是人还是物,他们分别从两端向中间靠拢,获得统一的识别格式:登录帐号,这个时候人和物之间的界限不是特别清楚了。 第四,碎片化入口让连接无处不在。“连接”是互联网一直非常关注的关键词。在物联网时代,因为大量轻量化的应用,手机在手,随时随地网络我有。 物联网是数据驱动的生态,前端变轻,后端变重。因为前端碎片化非常明显,接入网络非常容易,所以产生大量数据。这些数据产生以后,怎样对前端产生驱动作用?2016年产生了“智能云”,提供存储和计算,以及智能化处理。 连接不再是主要命题,因为连接相对来讲是一个平面关系,容易发生,也容易断裂。相对地强关系(或者立体化关系)是怎么打造呢?用“销”说话。 营销在中国经历了非常传统的时期,从依赖于纸媒、户外媒体的点子时代,到现在技术驱动的流量运营时代,经过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什么是营销
第一,营销是一个以内容为输入、流量为输出的循环系统。 第二,营销必须是一个前端内容和后端数据衔接起来的闭环系统。这是一个基于控制理论的定义,任何系统都必须有输入和输出,它们之间的介质是能量,在营销系统里,能量表现为流量。 第三,任何营销任务都有一个数据版本。设计营销任务有两种途径:一是比较传统的,通过策略、创意、内容、技术、渠道等设计;二是通过一段代码界定营销任务的架构方法。 策略、内容、创意是输入,流量、数据和循环转化是输出。物联网时代的营销场景
在物联网时代下,营销以用户为中心,分成三个维度: 一是用户有越来越多的需求; 二是用户面临很多触点(任何地方任何物品都可以接入网络),即有各种碎片化的入网渠道; 三是当需求和触点关联,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整个过程通过流量维系。
什么样的营销实现了耦合?
第一,用户生命周期管理。比如集客营销,把用户的历史数据、当前数据进行跟踪分析和记录,建立一个用户画像,通过漏斗把潜在用户或者意向用户慢慢变成最终买单者。 第二,深入互动与嵌套。这也是一个做互联网营销的标配,在任何一个场景里,需要思考在有限的时空,怎样去跟用户发生深度的嵌套? 举例来说:一个交易型网站,用户的每个行为都记录在案。当通过数据分析判断用户浏览到某个位置可能会产生迟疑的时候,需要有一种向导出来引导用户继续往下走,否则容易流失。这时候你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工具、不造成干扰的工具和用户发生交互,这个交互本身也是提高用户留存的一种方式。这很有技术含量,因为你要做得不造成干扰,而且数据分析非常精准。 第三,个人定制。这个有智能化的影子,比如智能推荐。有篇文章提到今日头条的推荐功能让很多传统媒体(包括所谓的门户网站)变成了它的内容提供商,今日头条已经变成一个超级入口。 第四,场景推送。比如DSP广告(特别是移动端DSP广告),基于用户的精准画像,可以判断用户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场景,可能会需要什么样的信息,针对性地给用户推送广告。关于数据分析的贴身忠告

营销耦合案例
案例1:客户数据与微信公众号深度耦合,挖掘客户价值 微信公众帐号推送一篇文章,此举可与用户发生连接,但是如何实现耦合?W公司是从事商业地产的B2B企业,通过活动获得了用户登记的信息,主要包括姓名和电话,但是这些数据不足以构成销售线索。因为在商业地产的业务场景里,贸然打电话谈一个几百万、几千万的大单,是很低级的做法。



营销生态两大变革
一是从媒体主导到工具主导。之前市场部门、营销部门的主要工作就是通过和媒体的合作去买广告点位,因为他们是流量入口,企业要依赖于它生存。而现在媒体被淡化了,媒体入口不是运营式营销的部署重地,因为即使买了媒体流量,如果不会使用工具进行分析和优化,流量得不到转化,其价值也不能体现。 二是从策划主导到运营主导。任何运营条件都是时间轴上的行为,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营销生态最根本的变化。作为营销负责人必须是一个文理兼通的人。曾经文科生居多的营销生态,近年越来越多理工背景的人加入。若不懂技术,不懂底层架构,不懂互联网的逻辑,将很难进行流量的运营,因为流量是属于技术驱动的事情。 注:以上内容为2016年12月28日,安得数字创始人&CEO 于宜杉 在BOSS讲堂中分享的部分内容。-
本文作者:牛透社
本文来源:牛透社
-
分享到:
声明:本文由入驻牛透社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绝不代表牛透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