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激烈厮杀的APM格局初定,少犯错才能走得更远!
-
2017-07-24
牛透社
编者按:所谓Monitoring(监控),大多数非业内人士对这个市场其实并没有太具体的概念,但我们可以从美国的对标企业略窥一二: 全球知名的APM厂商New Relic目前市值大约为15.95亿美元,而在IPO之前曾获4亿美元融资;2008年成立的AppDynamics估值约10亿美元,曾获4.14 亿美元融资;成立不足四年的Datadog斩获了9600万美元的D轮融资。国外APM市场形势一片大好,那么国内呢?在国外受到资本高度认可的APM,又到底是什么? 坐在办公室里,不急不缓地泡着茶,他就像多年的老友一般,诉说着他多年来的经历与故事。 曾就职于全球顶级APM厂商Compuware,让他在应用性能管理这个领域收获了太多宝贵的经验与荣誉。言谈之间,更是打趣地说到在外企工作远比创业轻松得多。 我能感受到他对于过去培养他的公司所怀有的感情,但话语之间,我更能感受到他对于如今创业继续着自己想做的事情,是多么充满期待和满足。

解读:APM到底是什么?
APM的英文全称是:Application PerformanceMonitoring,最初主要是通过自动化监控手段解决网络和IT基础设施的可用性问题,利用部署在不同运营商机房的分布式监测网络定期访问网站、服务器,主动发现运营商网络、CDN、机房和服务器组件的故障并进行告警,帮助实现运维巡检自动化。


本质:APM解决企业四大问题
上一个部分,我们大致理解了在大的方向上,APM到底是个什么鬼。但似乎也还是没能让大家了解,APM是如何在各个层面提高业务效能,解决企业IT问题的。 那么,用户在此前所提到的业务、应用、IT基础设施这几个层面来看,究竟存在哪些问题有待解决呢?
前瞻:最早的中国企业级云服务践行者之一
殷晋的确是个极具洞察力和创造性的人。这个结论不仅仅是来源于他如今的成就,更多的是他过往的抉择。 试想一下,2010年,当大家都还只是刚开始谈论云计算、谈论SaaS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走出安逸的环境,大胆尝试,在APM领域创业了。 “我们做到了很多SaaS创业公司都做不到的事情——真正验证SaaS运营模式的可能性!” 当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有一刹那愣神,不太明白这其中的意思。 没等我反应过来,他给了我一个简直难以相信的答案:“从2010年到2013年,三年时间里,我们几个人做了一款极致的产品——监控宝,小而美,收入也不错。我们拥有3000多位客户,人均1000元,也就是说每年有300多万收入。” 此刻,也许你会想:这个成绩很惊人吗?每年才300万而已啊,也没能突破千万大关呢。 但前提是,这是在2010年到2013年做的事情!那时候的SaaS远远不如今天这般火热,几个人就能做到超过300万收入,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也正因如此,殷晋所想的SaaS模式得到了有效验证——在如此早期时候,就有大量用户愿意为此付费,前景显然不可估量。专注:扎根APM领域,自下而上愈发深入
正如殷晋所说,云智慧是国内第一家开始尝试SaaS模式的APM服务商,当时的活跃用户有十几万,转化率也极高,接近3%。但问题在于,依照那样的模式,没办法做大。因为这时候的云智慧只有产品和技术能力,没有销售能力和落地服务能力,根本难以搞定企业及客户。 另一方面,尽管当时的监控宝用户数快速增加,但当初的产品设计并不适合企业用户。当企业的运维人员超过3个的时候就需要协作,而监控宝显然是不支持的。不但如此,监控宝本身解决的是IT 基础设施监控的可用性问题,对于更大型的企业所需要解决的用户体验问题没有太大作用。 由此,透视宝应运而生。如果说监控宝解放的是运维人员,那么,透视宝解放的则是运营人员。帮助运营人员快速找出产品的问题,并解决问题,透视宝让云智慧开始有了能力逐步从SMB市场(Small and Medium-sized Business,指经营规模不大,人员、资金有限的中小规模企业)转战相对更大的企业级客户。 当透视宝享誉业内的时候,云智慧又开始满足更多用户需求,推出了压测宝——以压力测试帮助用户了解其系统能支撑多少并发的用户量,降低产品本身存在的风险。 以上的三款产品都是工具型的纯SaaS产品,解决单一场景问题,但这显然不是云智慧的全部。就在前段时间,云智慧在牛透社有过一篇技术类的投稿,解析了何谓“业务运维平台”。将IT和业务有效结合起来的平台型产品正是云智慧在另一个层次上给用户提供的服务。 在超大型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解决某一单一问题的能力,更多的是与业务相关的更全面的IT能力。而业务本身又是很复杂的,用户满意度、用户转化率、收入变化等都是需要做大量信息收集和分析才能了解的,这涉及到各个方面。云智慧所推出的业务运维平台正是为此而来。
-
本文作者:牛透社
本文来源:牛透社
-
分享到:
声明:本文由入驻牛透社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绝不代表牛透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