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现在的工具类SaaS是伪命题,为啥它更容易套现?
-
2017-07-19
牛透社
近日,崔牛会内部粗略盘点了一下从去年到现在崔牛会里几起收购事件:
263 全资收购展视互动价格不详
齐心文具全资收购好视通 5.6亿
华宇全资收购万户网络 3.19亿
会唐全资收购会鸽 9000万
ADMater全资收购金数据价格不详
这个盘点可能有遗漏,但是从这几起收购中我们能看到,只有一家企业是纯意义上的业务软件:万户。其它的几家都是工具类的SaaS。这就引出了一个话题:为何工具类的SaaS更容易套现?是工具的价值容易衡量?还是它进入了某些我们不知道的核心价值链? 作为《崔牛八点半》当红主持人的崔大大,再次主持了本次崔牛八点半的线上交流。
2D真的长不大?
由这个话题,想要讨论的第一个问题是:2D真的长不大吗?是因为有巨头,还是有什么别的原因?
对于这个问题,有人认为,是因为中国2D的生态不好,除非技术门槛足够高,或者资源足够好,否则难以真正崛起,有人认为,是因为2D缺乏核心技术,难以形成较高壁垒,典型的例子就是验证码短信和语音市场;
也有人说,2D依赖于2B市场,而现在2B发展中,未来必定是有大空间的,但时机还差一点。(肯定不少牛油想着,就因为2D有马科这类大神,别人谁能起得来!)
其实,我们可以首先考虑一下,2D提供的是中间价值,2B是提供业务价值,买单人是谁?另外,前些天,有几个大佬还聊到,2D要不拿不到钱,要不拿的钱都是大额的资本,为什么?而关于技术门槛的问题,前面也有人在谈技术门槛,门槛要多高?资源足够好?要多好?这似乎又回到巨头了......
1、技术门槛起码要高到让2B有个很明显的投入成本及时间成本的比较,而且同行需要费很大的劲才能搞出来,否则很难有较高的收入。以我们相对熟悉的即时通讯、音视频通信为例,入门容易,但要做好真的很难。仅是消息不丢、消息同步、文件传输、回音消除、编码自适应....,任何一个环节都够喝一壶。但由于入门太容易,很多2B的公司都以为自己可以干,加上又有很多开源的项目,起码表面上看起来门槛不高的2D技术很难生存。
2、资源足够好,以短信验证码及语音通道为例,实际上更多是关系型。 从某种角度来说,如果SaaS市场发展起来了,为SaaS企业提供服务的企业的空间就会大,这并不意味着会变成2B挣不到钱,2D就挣不到钱。事实上,2D和2B增速差不多,或者在资本层面会更快一些。资本是很敏感的,一旦2B发展起来,2D会受重视,2D和2B各自是生态的一部分。
工具类应用被收购是最佳出路?
今天马科说,工具类应用在中国被巨头收购是最好的出路?这个观点听起来是较为极端的,但不得不提的是,现在全民创业、货币超发、知识产权保护缺失,哪个工具可以撑到成为BAT?
另外,所谓工具,也要看是“纯”工具还是有行业深度的产品?纯工具如果沉淀不下来东西,比如数据,那么最终一定是竞争到没利润。 当然,有些行业还是有很大壁垒的,比如美国的veeva、做医疗行业crm、研发支持SaaS、医生社区,就生存得很好,利润很高。这是SaaS+,不是纯工具。 (也许有牛油心里想到,其实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啥行业套现容易?谁都想套现,捞一把就走,哪里能容易?) 谈到这里,崔牛会的一位专家提出了问题:
李莉:商派既有工具,也有解决方案,可以理解工具是“租用”出去的吗?
商派-徐唤春:可以这么理解,但商派现在更多的是面向于客户群体的运营,而不是垂直于产品的。
李莉:如果工具基于客户,是不是嵌入更深,不太需要卖掉?
商派-徐唤春:工具有生命周期,客户永存。 之前我们的盘点中,展示出有两家收购事件是出现在视频直播类应用。
的确,这类企业收入不高,以国内SaaS为例,收入超过3000万的并不多。 开源蚕食了一部分市场,但在大中型企业市场影响不大。有大佬提出,就此而言,欧美工具软件市场是很大的,国内还需要教育,但整体趋势是好的。最有讽刺意味的是,webex是中国人做的,在美国高价卖给了美国人,这说明中国人做工具并不差。但是做工具的必须耐得住寂寞,如果耐不住寂寞,今天想做个SaaS应用,明天想搞个大数据,这样的工具不做也罢。
另外,2D的价值必须通过最终的C和B才能体现出来,纯2D很难变现/赢利;开发者贡献/共享也是一种2D工具的价值体现。
今天讨论的主题是为什么工具类的公司容易被并购,应用类的相反。其实在列举的工具类中,至少展视互动是进入了某些行业的业务核心的。比如会销,这个价值是具体的,而不仅仅是工具了。 相对来说,工具软件做垂直行业容易出成绩一些,具体而言,其实就是业务性工具软件,这其实也有一定的技术门槛+较高的专业(行业)门槛。比如微洽现在做的工程行业软件就是工具软件。不管是2D还是2B,现金流都是企业的血,2D更要清晰血从哪来到哪去,更要讲生态,而垂直比较好连接生态。 刚才提到,展视互动进入了某些行业的业务核心,而非仅仅是工具。但很多人都不理解什么叫做核心技术,现在很多人动辄用核心技术来说事,在很多行业,know how就是核心技术。崔牛会中有大佬曾参观过专门给麦当劳做配送公司,那里没有一项常人所理解的核心技术,只有无数的know how,但在全球都是最牛逼的,这也是核心技术。但在有些人的理解中,核心技术是必须掌握核(比如标准)、心(比如know how),而不仅仅是从国外拿一份开源的代码。
要说工具软件,国内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是用友金蝶的财务软件,二是广联达的概预算软件,尤其广联达,工具软件几乎占了90%以上的收入,市值上百亿。所以,中国的工具类软件成功过,只不过工具类SaaS还没有特别成功的,那也是因为国内整个SaaS就没有特别成功的。 因此,工具还要SaaS目前是伪命题,但工具的未来应该是SaaS模式。因为数据和协作,所以SaaS,而且要增加协同和社交元素,这一点通过崔牛会中欧阳泽丽女士的产品就可以看出端倪。
如何真正定义工具类软件?
我们时常再说,工具类产品主要在于产业链上的整合才能够体现出价值。那么工具的定义到底是怎样的?底层或应用的组件,专门给别的应用调用,算工具吗?比如云之讯、声网的sdk。 其实这时候,就不仅是工具,也携带了资源。
在SaaS的形态下,是不是现在有三层? sdk、工具、应用。
崔牛会中的大咖李青峰认为,他心目中的好工具:
1、具备共享经济形态的工具容易变现;
2、工具应该让非开发人员使用才有更大的价值;
3、工具能够聚合更多第三方资源。 提到工具软件,就不得不提WPS了。
工具软件在国内版权环境下变现很辛苦,而说起来,WPS也是教科书级的工具了。甚至有大佬说,WPS基本是他目前用最多的工具,因为手机每打开一个文件都用上一遍。 其实WPS的生态架构得不错,可以购买模板,但是社交特性可以进一步提高。这些模板实际上已经替代了一些业务应用,比如维修工的工单。但值得一提的是,移动WPS变现更难,因为全免费。虽说现在的WPS有一些广告,但广告和用户体验之间平衡很难。
甚至WPS一位大佬说,他们天天想着能变成SaaS,估计微软也是这样想的。Adobe把卖license变成租用以后市值涨了好多,据说Autodesk也要开始只租不卖了。联想至此,其实稻壳的模式就很好,靠模板、内容增值,再加上广告收入,很多方面来说都是2C的玩法了。但走2C的广告和增值模式收入天花板太低了,毕竟WPS这样的产品做不到像猎豹那样的量级。WPS做模板、做文档存储其实是想往服务转变,让纯工具具有一定的SaaS属性。 2C的工具产品也很辛苦,最厉害的是安全类产品,可以绑架用户和操作系统。而像qq这样的产品不是工具,其本质是服务。或者说,qq本是工具,因网络效应而变为资源富集性平台,这是2C工具,习惯上称为沟通工具。
工具的SaaS属性可以用服务来体现,并通过协同和社交增强这种属性,这也是崔牛会中的欧阳泽丽女士在做的,她所做的协同画图工具就是这种思想。
-
本文作者:牛透社
本文来源:牛透社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