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软件在中国有前途吗?–企业软件创业漫谈(7)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办事情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反对形而上学静止地看问题。


--《马克思主义原理》


8-1.png


01


三个月前,在机场偶遇一位我很敬重的前辈,航班时间关系,坐到一起聊的时间很短。

他知道我在做企业软件,问我:“你觉得中国toB企业软件市场究竟怎么样呢?”

他有投资过做企业软件的公司,假如对这个市场没疑问,按说不会问我这个问题。


大概三年前,和另一位也很佩服的前辈聊天,他是很成功的企业家,做企业软件十几年,公司上市,广受追捧。坐在他办公室里,点上一根红塔山,他问我:“傲寒,中国做软件是不是做不大?”

对企业软件,他比我懂。与其说是问我,不如说是在告诉我,中国的软件市场不好做,中国软件业也很难做好。当时,他公司的软件业务已经很大,但离他的目标差距还很大,他们正开始尝试其它容量更大的市场。


十年前,我离开思科加入Opsware,开始做软件。

走前,我在思科的老领导对我说,到小公司,和在思科不一样,没了大厂的平台和光环,在市场上要面临很多想不到的挑战,而且,做软件和硬件也差别很大。

最后他说:“在中国,软件是不好做的。 ”


在中国,软件不好做,似乎是个共识。


02


在中国做软件行不行,背后有两个问题,一是中国软件市场怎么样,二是中国人做软件行不行。


说中国软件不好做,首先是指市场不好。普遍的看法,是中国人缺乏知识产权意识。愿意为硬件付钱,但软件就难,总觉得是不值钱的。


外企查License,不得不给,但也不心甘情愿,能少给就少给,能不给就不给。看看前面二十年,外企中国营收占全球营收的比例,软件厂商比起硬件厂商要差得多了。


知识产权意识差的问题,其实不独软件市场有,过去十几年,娱乐产业也一样,电影、音乐曾经几乎挣不到钱,中美市场的比例,比软件还要惨得多。这两年,影音市场牛起来了,据说,直追美国。


03


报刊亭,拿了本《读书》和《围棋天地》,找老板付钱,遍寻不见,窗口只有个大大的二维码,手机扫之,付讫走人。


和同事聊天,说起来,都说也会自己付的。


想起上世纪九十年代第一次去国外,在街头看见自助售报箱(不是机器,只是个箱子,自己放钱取报纸),很是诧异,这能收到钱?


中国还是发展了,不付钱带来的物质收益,抵不过心理损失了。


比起看视频,电影效果带来的体验提升,超过省下的票钱。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04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句话,打小起就老是听到,熟悉到是废话的程度。


原话谁说的呢?好像是某位革命导师。网上一搜,《马克思主义原理》辅导教材里这么写的:


世界上没有僵死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的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变化发展的,世界上的每一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绝对不变化、根本不发展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发展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办事情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反对形而上学静止地看问题。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绝无例外的,只不过有的变化发展比较显著,有的不太显著。


05


近几年发现,许多我原以为的废话,其实我都没真的搞懂。“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是其中一句。


大概是2006年,美国Youtube之后,中国出来了土豆、优酷,我觉得很难做成。此前没几年,作为网络工程师,在最大型国企的昂贵专线里调视频会议,画质还经常糟到不敢给领导看的地步,老百姓都上网看视频,行吗?


也就是不到十年,我就已经不给有线电视续费了。


去年和某个电视台的朋友聊当时很火的一个综艺节目,他说他们统计下来,70%以上的观众是在移动设备上看的,我当时吃了一惊。到今年火爆的《中国有嘻哈》,已经没电视台什么事儿了。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06


过去还有个说法,花钱上软件提升效率,在中国价值不大,中国人便宜,加几个人做就好了。买软件?这账算不过来。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中国发展了,人也贵了。


最近都在议论“无人超市”,叫好叫骂的都有。昨天早上走进高铁站,在自助取票机上去了票,旁边的自助饮料售卖机买瓶水,走过自助小吃售卖机、自助鲜橙榨汁机,赫然发现旁边又添了两台自助盒饭售卖机。


小区旁边商场里的自助卡拉OK亭,一直想进去试试,始终进不去,老是满的。


公司楼下的小卖部,原来早餐有卖包子,现在没了,问老板为什么,老板说:“包子得需要两个人,管吃管住之外,最起码每人每月还得三四千吧,吃的住的稍微有点不满意还要闹别扭耍脾气,闹心。加人就是加麻烦,不合算。”


“加人就是加麻烦”,不只是人贵了,人还带来额外的管理问题,影响了组织的效率和生产力,小卖店的老板,账算得清的。


老板剃了个军阀式的光头,留着军阀式的胡子,人很有趣。您如果来我们公司,可以去他那儿买瓶饮料什么的。在外面冰柜里拿的话,都是贵的,5元以下的饮料也不是没有,都藏在屋里面一个角落里,不问不会给你的。


老板很精明,中国成功的企业,其实比他更聪明。靠加人来解决问题,不但带不来速度和敏捷,也带不来效率和效益。中国,已经不是这个阶段了。


07


在中国,toB的软件市场还有个麻烦事儿,劣币驱逐良币。


不管标书写成什么样,即使是两手空空完全没产品没经验的公司,也敢来应标,也敢在每条下面写上“满足”,或者是“完全满足”,甚至是“超出满足”,然后投个低价。


那怎么交付呢?先中了标,再进场开发呗。


开发不出来怎么办?赔本了怎么办?


常见的回答是:“先占住坑,总有办法干出来的,客户也不可能让项目烂尾吗。占住了坑,一直挖下去,总有机会赚回来的。”


怎么破?


劣币毕竟是劣币,淘汰良币也是暂时的,除非事情就不打算好好搞了。


08


三个月前有个项目,客户完全接受我们的产品理念,测试后对产品很认可,到招标的时候,一家大厂冲进来,报价刚好只是我们的零头。没有产品,承诺全部按照要求开发,说是做战略性投入。好大的一家厂,而且在这家客户那儿经营多年,在相关领域有既有系统在使用。


我们呢?在这家客户这儿,没有关系,只是技术交流,需求调研,方案测试。


我想,没戏了。类似的事情,过去十年,见过很多,明知道这样的项目最后大多都是烂尾,消耗客户的资源帮着给做需求分析甚至产品设计,耽误时间耽误事儿,但也没办法,只能叹息。


标开出来,我们中了。


中国发展了,客户不再是以前的客户。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09


碰见一个很专业很敬业的客户,聊他的项目需求,中间他说了这么一句:“你们不要说赔钱给我做,赔钱来做的我们不要,企业都是要盈利的,赔钱来做,你是何居心?!”


“你是何居心?!”听到此话,心头一震,惊之,喜之。


和擎创的朋友聊天,说起他最近做的两个项目,都是没什么关系,只凭技术和专业性,全都中了。作为在IT运维管理软件打滚了近20年的老销售,他感叹:“真的变了!”


春江水暖鸭先知。


10


2003年,中国电影票房总收入10个亿。


2016年,去年,这个数字是457亿。2017年,会超过500亿,到2020年,会接近800亿。


软件市场呢?


我们Opsware的董事长Marc Andreessen说过一句话:“Software is eating the world”。


当时我不是很理解,近几年,越来越有点儿明白了。


GE的董事长Jeff Immelt也说:“Every industrial companywill become a software company”。GE很快要变成全球Top 10的软件公司。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11


中国的软件市场是一片光明的。但是,中国人做企业级软件产品,行不行呢?


下回再说。


-----------------前文如下------------------


企业软件漫谈(0)-从《创新者的窘境》开始

企业软件漫谈(1)-扒扒ITSM圈的黑历史

企业软件漫谈(2)-ServiceNow为什么成功

企业软件漫谈(3)-BMC失败是因为管理差吗?

企业软件漫谈(4)-破坏性创新的正解与误解

企业软件漫谈(5)-创业切入点的选择

企业软件漫谈(6)-困在“价值网”中央


    本文作者:陈傲寒 本文来源:牛透社
声明:本文由入驻牛透社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绝不代表牛透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陈傲寒
    企业认证
    企业认证
  • 22篇

    文章总数

    23.13万

    文章总浏览数

    新闻排行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