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策略第二课:建立长期门槛

T3-5.png
在创业圈, 不缺隔夜成功的传奇, 缺的是10年或20年后依然伟大的公司。为什么有些创业公司会如流星般闪耀出现, 然后陨落? (过去一年还真是不少呀…) 为什么有些公司长大了后江湖地位就难以被动摇呢? 我归结就是以下一件事:长期下来, 是否能建立门槛。


门槛也就是我们常听说的“护城河”,用白话一点的说法就是”我今天跟客户多收一点钱, 会不会有竞争对手进来抢我的饭碗”。在建立起高门槛的环境下,只要公司能为客户创造价值, 公司就能从创造出的价值中分一杯羹。在低进入门槛的环境下,就算是为客户创造了价值,只要是公司想把价值变现,就会有更多的竞争对手进来把你的客户抢走。一个企业把事情做成了,是否能收割获利往往就看是否能建立起足够高的门槛。想要了解怎么建立进入门槛,就得先了解能建立门槛的地方有哪些。


常见的门槛有哪些


1. 网络效应 (Network Effect),这是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门槛,在伟大的公司和产品中无处不在。举个例来说,如Facebook或微信 — 越多人用, 产品给一个新用户带来的价值就越大。你不会想要加入一个没有人的社交网络,这就是为什么”Google+”和阿里的”来往”赢不了Facebook和微信的原因,强如Google和阿里, 也很难用金钱和集团资源打破已成型的社交网络。比较不显眼的网络效应还有淘宝的买家和卖家,买家总是想要到有最多货的地方买东西, 卖家总是想要到有最多人的地方卖东西,正向循环的网络效应就这样形成。


2. 规模效应 (Scale Effect),规模效应常建立在一个现象上— 生产量越大, 生产出来的东西越便宜。这效应在互联网的世界中不明显,但在制造业中尤其重要,因为这也常会造成一个正向的循环, 难以打破。最经典的案例是台湾的奇美工业, 世界上最大的ABS塑胶供应商, 以低于现有成本价但高于规模效应后的成本来定价,赢得世界第一的ABS市场份额。另一个大家更熟悉的典型案例就是小米,小米制造手机和电饭煲, 比任何一家刚出来创业的硬件创业公司都更有成本优势。简单的说就是“制造量越大, 东西就越便宜, 越便宜就越多人买, 制造量就越大。” 但要找出规模效应和实际的生产成本曲线,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3. 高迁徙成本 (High Switching Cost),你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一旦客户用上了就很难离开”,通常造成客户很难离开的原因是把资料移转到其它地方太麻烦或成本太高。典型的案例有银行使用的资料库, 一旦用上了Oracle的资料库, 要把所有的资料搬到其它资料库不仅成本高, 又无比的麻烦。另外,较典型的就是常看到的SaaS应用,如CRM或是客服系统, 一旦客户用上了, 所有的客户资料都在系统中,要迁移所有资料不是不行, 但在产品好用又没有出错的情况下,何必换系统给自己添麻烦呢?


4. 高度垂直整合 (High Integration Requirement) ,简单的说就是没掌握上下游资源就没有办法进入市场。最典型的案例是iOS上的Apple自带应用,如邮件, 日历, 浏览器, App Store等应用,因为Apple可以自家整合iOS提供最好用户体验,这也是第三方应用很难在iOS上赢过Apple自家应用的主要原因。最佳案例:Apple的地图应用一开始比Google的难用很多,但在强力整合和提升地图精准度后,现在Apple Map在iOS上的使用已经远超过Google Map.


5. 高资本投入 (High Capital Requirement), 这门槛大家比较少会去想到,但在高资本投入产业如晶圆制造和LED面板制造等尤其明显,很少有创业公司能够有几十亿美元的资本可以投入来买门票玩这一场游戏。所以,这领域的新玩家通常都是资本雄厚的大公司或有政府资本介入的公司为主。


6. 高技术门槛 (High Tech Barrier),随着技术领域的专业分工和模块化,越来越少领域是有绝对的高技术门槛。通常我们可能会说,我估计这技术有半年到一年的技术领先,但越来越少创业项目有绝对技术进入门槛。就连传统高技术门槛的产业,如航天和基因工程,我们都很难在某一技术领域看到绝对的技术领导者。看看美国航天业的竞争态势就能明白, Arianespace, SpaceX, BlueOrigins等,在近年都有很突出的表现。


7. 符合政府法规 (Government Regulation), 符合政府法规在世界各地都很重要,在中国更是如此。看看谷歌和百度就明白,也不多说了。


其它还有许多可能的进入门槛, 如独占天然资源, 独占供给商资源, 品牌等等。但门槛也有分行业和分高低,其中在中国互联网行业最重要的莫过于网络效应和符合政府法规, 看看滴滴, 快滴和Uber在中国的大战就能体会。在SaaS行业中,最重要的莫过于高迁徙成本和高度垂直整合,目前在中国还不算有真正跑出来的SaaS公司,但在未来的一两年内,先发和整合优势就会越来越明显。


是不是每个行业都有办法建立高进入门槛?


当然不是,有不少行业是很难建立起高进入门槛。通常难以建立门槛的行业会有高度碎片化和低毛利等特性,如果想要亲身体验的话,在家附近开家餐馆或咖啡厅就能体会。


在创业初期没什么门槛时该怎么办?


1. 想清楚长期能建立的门槛有哪些。有不少人相信有很多事情是边创业, 边学习, 边想明白就好,但很可惜的是创业门槛不是这么一回事。常常这产业是否能建立长期门槛是一开始就能想明白的,当然有可能会有判断上的错误,但“该如何建立长期门槛”应该是每个创业者, 每天都要想办法想清楚的一等大事。


2. 想清楚是否有机会比竞争对手更早建立这些门槛。这行业在长期能建立长期门槛,并不代表最后能建立起门槛的公司就是你的公司,在网络效应明显的行业,有时候几个月的差距,就是难以弥补的差距。


3. 如果长期来说,你很难比竞争对手更早建立高门槛。我建议仔细想清楚是否要进入这行, 或是有没有可能在更小的行业范围内圈地。有些行业是能够在局部范围内建立门槛,如果可行的话,说不定还是能闯出一片天。但如果连局部门槛都很难建立的行业,我建议三思而后行。不是不可能,只是很不容易。(最佳反例:星巴克)


目前为止聊了如何避免“策略选择错误”的两件事情:1. 决定不做什么 2. 建立长期门槛,希望能为在创业路上的各位带来一点点新的想法。另外,希望这周有机会,能抽出时间再把最后一个要点整理完和各位分享 : )


- Francis

2016.4.19, in Beijing


    本文作者:Francis Kao 本文来源:牛透社
声明:本文由入驻牛透社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绝不代表牛透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Francis Kao
    企业认证
    企业认证
  • 28篇

    文章总数

    27.81万

    文章总浏览数

    新闻排行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