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 • 重新定位 • 逆转胜
-
2017-08-23
Francis Kao



1997年的苹果

1993年的IBM

中国案例
在中国也有不少重新定位的好案例, 如脑白金, 东阿阿胶和加多宝凉茶都是十分成功的案例。由于史玉柱把脑白金重新定位为返乡最佳伴手礼的故事, 大多数人都已耳熟能详, 东阿阿胶和加多宝凉茶的重新定位案例, 在特劳特战略定位公司中国官网已有详尽解析, 我这边就不再赘述。
为什么需要重新定位?
很简单, 市场一定会变。苹果的个人电脑市场, 因微软和英特尔加入而同质化, 所以苹果得变。IBM的大型机市场, 因小型机科技进步和细分领域竞争对手出现, IBM变的没有竞争力, 所以IBM得变。东阿阿胶在补血保养品市场已占据70%市场份额, 且补血市场因国人饮食习惯改善, 逐年萎缩, 所以东阿阿胶也得变。当企业原先定位和市场新现况不匹配时, 重新定位是唯一出路。如何重新定位?
看了那么多案例, 读了几本大师作品, 也经历几次创业公司重新定位, 我这提出几个如何执行重新定位的建议, 如果有不清楚或总结不到位的地方, 还请大家多多指教 : ) 1. CEO必须全程主导 很多管顾咨询项目实际主导人是公司CFO或VP, 但重新定位这事, 得由CEO亲自上阵才有机会奏效。主要是以下两个原因: 1) 重新定位是改变公司根本的大事, 大多高管会怕扛大责任, 所以建议通常是不需要改变或仅需要部分改变, 而非是公司需要完全重新定位。2) 执行上一定会遇到巨大阻力(动太多人的奶酪或牵扯层面太广), 负责执行的高管很容易放弃或不了了之, 唯有能调动全公司资源和深入了解重新定位必要性的CEO, 才有可能推动执行。 2. 很可能需要大幅裁员 主要是以下两个原因:1) 重新定位需要时间, 但通常企业在意识到重新定位必要性时, 财务状况已经是极度恶劣。这时, 大幅裁员通常是短时间内改善现金流的最可能方法。2) 大多原有员工能力可能与重新定位后企业需求不符, 需要转型的企业, 通常很难提供现有员工转型所需要的培训和学习时间, 听起来残酷, 但最符合公司及员工长期利益的做法就是尽快进行结构性裁员, 而且得一步到位。裁员解决不了需要重新定位的根本问题, 但裁员为公司的新定位转型提供出时间和空间。 3. 避开强势, 利用弱点 就像是苹果推出iPhone时不会说它的通话品质比诺基亚好或比诺基亚耐摔一样, Steve说的是拿iPhone来上网, 听音乐和看照片有多方便。另外, 最好能顺便给竞争对手贴上个负面标签, 如Mac vs PC = nerd vs cool, 或iPhone vs other phones = smart phone vs dumb phones. 4. 想够多, 就夠了 好的定位必须“显而易见”。大多消费者不像公司CEO或品牌经理一样, 一天18小时都在琢磨品牌内涵。如果需要进行过多思考和调研才能得出的定位, 这很可能就是个藏太深, 不容易被用户理解的定位。一个判断定位是否够显而易见的简单方法是 - 让外部人用一句话或一个词说清楚你的产品或企业是干什么的。如加多宝 = 怕上火时喝的, 脑白金 = 回老家送礼时用的, 所有苹果产品 = The best xxx ever! 5. 一变, 全变 重新定位最重要的是 - 必须根据此定位重新配置企业内外部资源。重新定位很难只是改变一个部门的事, 因为唯有企业内部高度协同, 才可能推出让新定位客户满意的产品或服务。如原先客户是中小企业, 新定位客户是中大型企业, 这时新目标客户所需要的产品, 销售, 营销或服务方式都不一样, 所以, 一旦重新定位, 各部门都得改变。 6. 公关第一, 广告第二, 线性进行 定位最有说服力的背书通常是来自于第三方, 而不是企业自己。所以, 重新定位后第一波营销攻势通常是PR主导, 等有足够多第三方媒体为新定位背书后, 再投入广告资源放大效果, 顺序倒过来或同时进行的效果通常都不是很好。 7. 年复一年, 保持一致, 直到下一次重新定位 市场天天在变, 但要改变消费者心智却是个缓慢的过程, 有时候还不一定变的了。听起来极其矛盾, 但的确如此。有时候, 年复一年重复同样广告标语, 是在消费者心智中巩固定位的最好方式。这时又不得不说脑白金和加多宝在保持定位一致性上做的真好。另外, 台湾曾有个经典品牌定位案例叫“蛮牛”的产品也是如此, 几年间推出10几只同标语不同场景的创意广告, 到现在我都还记得“你累了么? 保利达. 蛮牛”的广告语。然而, 消费者需求是有可能改变的, 如随着国人饮食水平提升, “补血”保健品似乎不再是那么大的一个消费者痛点, 遇到市场重大变化时, 想生存下来的企业就得重新定位。 最后, 我不得不佩服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的远见 - 定位就应该找消费者永远不会变的需求, 消费者永远都想要买更便宜的东西, 有更多的选择, 更快收到东西。所以, 他给亚马逊的定位一直是最便宜, 选择最多, 送货最快的购物网站, 和东哥的“多, 快, 好, 省”有异曲同工之妙~ 最后最后, 十分推荐大家看看大师原作, 定位和重新定位两本书, 所不定你会比我有更深的体会 ; )
- Francis
2017.7.10, in Beijing
-
本文作者:Francis Kao
本文来源:牛透社
-
分享到:
声明:本文由入驻牛透社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绝不代表牛透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